【#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运用》,欢迎阅读!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
合理运用
【摘要】
幼儿园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画画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最直接的途径,所以美术教学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支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离不开生活,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幼儿的生活来开展,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教师要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贯穿到美术教学中,启发幼儿的美术想象力,让画笔成为幼儿的“好朋友”,让幼儿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幼儿体验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幼儿美术课;运用策略 【正文】
幼儿园也被称为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幼儿园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可以说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寄予了厚望。为了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要深入领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化教学理论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启发幼儿的美术想象力,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提升幼儿的审美和创作能力。本论文深入探究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幼儿美术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理论的策略。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教育理论,至今仍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其中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理论包含了三大核心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校园、教学做三合一。生活就是教育指的是教育和生活应该是相互对应的,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种反应,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要适应对应年龄段的生活;社会即学校指的是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局限于校园,而是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环境,获得最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学做三合一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是教学、学习、实践三个环节并重,倡导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升教育
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让美术融入生活,美术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幼儿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和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美术教学素材,更能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教师的美术教学要取材于幼儿生活,让美术教学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让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灵感。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取幼儿喜欢的水果开展美术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水果实物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辨识一些常见的水果,例如苹果、草莓、菠萝、香蕉等,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进行美术创作,教师不要局限幼儿的绘画,让幼儿进行大胆创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卡片展示一些动漫中的水果造型,在常见的水果上画上五官和四肢,给水果画上漂亮的衣服,这些都属于美术创意画,教师可以用这些有趣的动漫水果图片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幼儿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水果创意画的创作。教师可以在孩子们画完以后,鼓励每一个孩子讲述自己的画作,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孩子给朋友画上了车轮;有的孩子给香蕉画上了漂亮的公主裙;有的孩子给草莓画上了可爱的笑脸,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创作,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生活中蕴含的美术创作素材。
2.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教学
幼儿美术教学常常会和手工DIY课程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幼儿节约环保的生活小常识。例如在教师可以运用幼儿吃剩下的雪糕棍、酸奶盒、饮料瓶等制作简易的风车,让学生用双面胶把雪糕棍粘成小风车,固定在酸奶盒和饮料瓶上,让幼儿为风车上色、或者用彩纸进行装饰,幼儿把自己制作的风车摆放在窗台上,组成了班级内独特的风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班级里的风车画下来,让幼儿亲身体验手工制作和绘画的快乐。教师还可以运用学生扔掉的抹布,制作布艺画,让幼儿互相交换布块,用颜色各异的布块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布艺画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同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教师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可以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也可以让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提升幼儿的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
3.带领孩子走到户外,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
幼儿天生活泼爱动,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到户外,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从生活中挖掘美术创作素材,让幼儿认识生活中
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教会幼儿辨认常见的花草树木,观察蚂蚁、蜗牛等小昆虫。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园内的各种颜色的花朵,引导幼儿捡起掉落的花瓣、自己喜欢的小石块、形态各异的树叶,让幼儿把这些素材运用到美术创作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场景,让幼儿学习蚂蚁团队齐心协力搬运食物的精神,发挥美术教学的美育作用,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观察蜗牛,让幼儿观察蜗牛的触角、外壳,让幼儿观察蜗牛爬行时身体的变化。回到教室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幼儿亲自观察生活现象,会收获最真实的体验,在绘画时会有更多的灵感,幼儿们的画中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孩子们的画笔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颜色鲜艳的花朵,高大的树木,翠绿的叶子,树下搬运食物的蚂蚁,花朵旁爬行的蜗牛,花丛中嬉笑的小朋友,孩子们的画中流露着对世界的热爱。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应该让孩子们亲密接触大自然,带领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学应该围绕着幼儿生活来开展,正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多说,生活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学校,生活化教学更具有启发意义。美术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让美术融入生活,美术教学内容源于生活,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带领孩子走到户外,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美术教学是启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价值,用美术去启发幼儿的艺术思维,用美术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美术教学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雄.探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2):3.
[2]严佳祺.浅析陶行知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影响[J].神州,2017,(8):2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