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2022-10-28 10:17: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浅析,运用,主义,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胡良巧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2

【摘要】行为主义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首先提出来的,由于其操作性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已不断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幼儿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过程中,对学前教育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就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对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理论;学前教育;运用 引言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抛开了对意识的研究,而强调对人们的行为与活动进行研究。将行为主理论应用到学前教育中,使得儿童的研究方向上有了较大改变,即由对儿童主观意识上的研究转向了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研究1】。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儿童的行为的观察,并通过模仿等原则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及学前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行为主义的理论要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了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它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不应该是意识,而是行为。该行为具体是指有机体为了适应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在身体机能上产生的各种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现象【2】。就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说,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为心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和行为的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在研究方向上应当摒弃对人们意识方面的研究;其次,在方法上主张客观法,例如测验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以及实验观察法等等。另外,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是行为主义观点发展的基石。 2.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个性特征。在生理上,其身体仍十分柔弱,免疫功能差,运动能力也处于发展期;在心理上,其心理过程都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而行为主义理论能够通过细化教学步骤,营造培养环境的方式能够有效适应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外界因素来有效塑造和修真幼儿的行为。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行为主义理论内容,把握其中的重要元素,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Si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