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 新人教版

2022-10-29 08:55: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 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历史课,教学论文,人教,上好,高中
如何上好一节历史



通过学习,我对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有了初步了解,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

方式、教学理念是全新的,所以如何备好课、上好课是非常关键的。 我认为要上好一节历史课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我的脑海中,原以为备课就是认真砖研教材、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即可。但是,深刻领会了新课改的要求后,使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备课是一个容量很大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砖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还要广泛查阅与本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力求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还要备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准备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到达最好。

〔2〕了解学情

教师在进行上课前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定要有所了解,孔子说过因材施教。这句话是具有深刻含义的。只有对学生了解了,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学思路,才可以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那如何了解学情呢?我通过学习知道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①教师在完成前一节教学任务时,给学生5分钟时间预习下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小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②通过批改作业及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教学方法

上好一节课,除了备课外,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教学方法。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课程改革的关键。因为课程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伙伴。这些要求的表达实际上都是通教学方法来完成的。通过学习,我认为以下教学方法是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地:①自主学习模式——对于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下节课中有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商讨,一起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答复,尤其是有个人观点的答复要给予及时表扬。②探究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前布置一个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上网或查阅读书解决的问题,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求学生切不可将别人的劳动成果完全照搬照抄,有的甚至用打印机将资料全部打印出来,学生本人却一点收获没有。怎么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让学生写出探究的过程〔言简意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查找的资料让学生以脱稿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等。③谈话启发式――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每一位名师的眼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他们都认为:在每一节课教学过程中都存在这教学难点和重点,对于这些教学中的困难,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通过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启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当然,它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浅入深,要能够通过问题的答复到达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4〕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勿庸多言,但是有不少名师却在强调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危害:如长时间使用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使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每节课的教学容量增


加,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幻灯片时,增加了不少动画的内容,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采用多媒体教学呢?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以下几点:教学程中要将教材、计算机师生连为一体,不可出现多媒体教学中的“满堂灌〞的现象,一节课上下来,学生连教材都没有使用,只是一味的看视频、记笔记,反而与新课改的初衷相违背。②多媒体的使用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教师的讲解、师生的互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做到删繁就简,提纲携领。此外,传统板书不可缺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5〕教学反应

教学过程中,教学反应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批改作业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6〕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自身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我简单地认为评价就是教师出一份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查,通过分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只注重结果,而无视了过程。在看了该书之后,使我了解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我觉得以下几种方式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实践地:①随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本节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②阶段性考试,了解学生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③让学生写小论文,设计表格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④开展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等锻

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