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07 15:29: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性教育,同伴,社团,对策,存在
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高校同伴性教育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建立同伴性教育社团。但随之而来的同伴性教育活动逐渐固化、丧失吸引力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同教育的发展遭遇瓶颈。本文从同伴性教育社团的队伍专业性、物质基础、活动趣味性、宣传渠道、活动反馈收集等角度出发,剖析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发展遭遇的瓶颈,为其发展寻求最优解。 关键词:同伴教育;性教育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同伴互助的方法,最早出现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人贝尔(Andrew Bell)和传教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采用的导生制教学——教师们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学生,并将其培训成可以督导其他学生的班长,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早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同伴教育1。同伴教育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方式进行培训,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话题讨论和技巧传授,而非刻板的知识讲解。基于此,同伴教育的模式十分适合运用于大学生性教育领域。本文中的同伴教育主要是指同伴性教育 一、同伴性教育社团的现有不足

自十余年前,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生协,在全国范围开展同伴教育项目之时起,高校同伴性教育蓬勃发展。但纵观当前形势,高校同伴性教育社团发展屡遭瓶颈。教育队伍专业性不足、物资匮乏、活动模式日益僵化缺乏吸引力、宣传模式难出新意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高校同伴性教育社团的发展。

(一)教育队伍专业性不足

目前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多由校团委老师指导;同伴教育主持人多从学生中选拔而来,经过各级红十字组织、疾控中心和卫计委、社团内部等培训后上岗主持同伴教育的常规活动。校团委老师在同伴教育项目的日常管理经验丰富,但在同伴教育涉及的医理知识上没有红会、疾控中心、校医院等机构的专业老师那么丰富,在具体活动内容的指导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且上岗之初新主持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优秀的主持人任期只有一年到一年半,主持人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物质条件短缺

资金和场地是同伴教育开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高校同伴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省红会的支持。一方面,资金的及时性受到申报审批程序的限制;另一方面,高校同伴教育活动的实际活动资金往往由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在组织活动时先行垫付,活动结束后才提交相关票据进行申请,由于程序原因导致的资金短缺无疑会使活动的开展规模及活动质量等受影响。高校同伴教育常规活动多在普通教室开展,一方面,普通教室无法满足同伴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及敏感性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时常受制于时间及场地因素,因无法借到教室而不得不取消活动或降低活动频率。 (三)活动僵化缺少吸引力

高校同伴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为同伴教育主持人通过幻灯片讲授,带领受众开展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游戏等,单场同伴教育活动至少持续一小时,个别高校的个别活动可长达两小时。于受众而言,活动太过冗长,形式太过单一,内容又显枯燥且不同场次活动之间内容相似度极高。因而,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四)宣传模式单一受众面小

高校同伴教育活动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并不高,常常被误认为是小众活动。一方面,同伴教育活动宣传力度较小,往往局限在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的微信、QQ、微博等公共平台上,缺乏正式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宣传的机会;另一方面,受众向同学介绍同伴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高,达不到同伴影响的效果。可以说,受众了解同伴教育活动的渠道是相对狭窄的,同伴教育活动普及知识的途径是相对固化的。 (五)活动反馈收集流于形式

受众活动反馈收集可以给同伴教育活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对同伴教育主持人也有深远意义。反馈寻求是个体积极获取角色定位以及组织适应性等评价性信息的行为,它是个体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而非被动等待上级或者组织反馈的一种积极行为,已有研究认为反馈寻求行为对改变个体以及组织绩效意义重2。各大高校几乎都在以不同形式收集活动意见反馈,但受众活动反馈收集主要由同伴性教育社团的管理组织开展,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渠道并不畅通,甚至是滞后的。此外,活动意见反馈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收集到建设性意见。 二、同伴性教育社团的改进措施

同伴性教育社团作为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得到高校和相关教育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为此,需要总结十多年来同伴性教育社团发展的经验,针对现有的不足之处,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双导师制,完善主持人专业培训

教育队伍的专业性离不开指导老师和主持人的专业性。大学生同伴性教育团可贯彻双指导老师制,邀请更多校医院老师参与指导同伴教育活动:校团委老师指导同伴教育项目的日常管理,校医院老师补充同伴教育所涉及的医理知识。 专业的主持人不仅应当具备专业医理知识,也应该掌握熟练的主持技巧。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除常规开展活动内容的培训之外,也应专门就主持人的仪态、如何提高感染力等方面展开专题培训。

为解决主持人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可以新老主持人合作,在新主持人上岗之初采用主持+主持的形式开展活动,鼓励老主持人带新主持人,新老主持人进行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

(二)储备流动资金,设置专用教室

目前,高校同伴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省红会。大学生同伴性教育团应尽可能和资金提供方进行协商,通过出具详细可靠的资金流动预测来争取每学期稳定数额的流动资金,确保及时满足开展大型活动的所需,规避因为资金有限而被迫简化活动的风险。

同时,考虑到同伴教育活动与普通教育活动相比的特殊性及敏感性,应当从受众心理出发3,借鉴南京邮电大学的方式,争取学校的支持,为校内的同伴教育活动申请专用教室进行同伴教育常规活动。 (三)开发同伴性教育互动新模式

同伴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以及冗长拖沓都是受众对同伴教育动的不满之处,也是造成同伴教育互动氛围不活跃、受众参与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

就时长而言,平均一个小时、个别长达两个小时的活动太过冗长。本项目组建议,大学生同伴性教育社团提供不同时长、不同教学模式的同伴教育活动供受众选择,优化受众学习感受,以达到更好的同伴教育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PU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