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2)》,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2)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 教育程度和学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134学时,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周学时2三、适用专业:非外语专业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技能课程,主要通过课堂口语练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吸收丰富的期望,使学生快速提高听说能力,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认真研究、深入挖掘,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当前形势及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努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 五、 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话题进行连贯的发言;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句型和常用表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流畅地表达自己对一些常见话题的个人观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用英语介绍信息和表达观点。同时,本课程将进一步强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多样性,从而逐渐将他们从母语的负面影响中分离出来。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流利的英语口语教程》,由内而外的第1、2、3和4卷,苏凯和沃恩·琼斯,约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特色教材)
教学参考书:每册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拓展练习册、videocd录像、cd-rom多媒体光盘、测试光盘。
七、 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布
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共14周,28学时,完成第一册的13个单元,其中讲授学时13学时,讨论训练学时6.5学时,习题课、测验学时6.5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项目内容unit1meunit2placeunit3couplesunit4fit
总的讲座,讨论,培训练习测试内容单元1图像单元2家庭单元3身体检查测试单元5视力单元6数字单元7复习单元8逃生单元9训练单元10智力单元11销售复习测试单元12学生单元13家庭单元14复习2总计
221111/211111/2131/21/21/21/21/21/21/271/21/21/21/21221/21/211/21/21/221/21/21/2112第四学期:每周2学时,共17周,34学时,完成第四卷中的14个单元,其中13学时用于教学,7学时用于讨论和培训,12学时用于练习和测试,2学时用于期末考试。项目内容:单元1身份单元2测试单元3情景会话复习测试单元5幸运单元6工业单元7复习单元8网络空间单元9法律单元10第一个Sunit11故事
合计222222222222讲授1111111/21111讨论、训练
1/21/21/21/21/21/21/21/21/21/21/2习题课、测验1/21/21/21/221/21/211/21/21/21/2复习考试unit12wordsunit13conscienceunit14review2总计八、作业设计
2222232111/2131/21/21/2721/21/2112要求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后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完成每一单元的口头作业或阅读内容。教师应对每项作业进行个别抽查,每个学生平均至少有三次检查记录,这将是通常评估结果的主要依据。它约占通常结果的30%,抽查时间由老师决定。 九、教学策略
(一) 本课程由来自英语国家的外籍教师举办。要求外教在课前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英语基础,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精讲多练、重视“sentencepattern”(句型),“reiteration”(反复练习),“languageenvironment”(语境)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英语句型结构的分析运用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替换练习形式,用所学过的常用词汇,替换变衍出自己所需表达的意思,从而系统地掌握各类基本句型的运用规律。 (三) 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手段是通过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与情景相应的有声语言,增加语言输入,然后经过对语言的模仿最终达到对语言的自如运用。因此,第一、二学期应着重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语音、语调、语法、朗读、复述能力。第三、四学期则着重于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基本的语言知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口头表达观点与思想。在两个学年的学习中,学生应从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完成从单纯模仿语言到自由运用语言的过渡。 (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交际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文化之间的差异。本课程的目标还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在教学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理解交际过程中众多因素(如:场景、功能、意念、性别、社会、心理、风格、情感)与语言得体性的关系,使其掌握正确、得体的表达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9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