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19 08: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欢迎阅读!
日语,语言学,探究,听力,认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李晶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6

【内容摘要】认知语言学现已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的前沿,也给予日语教学以新的启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理论出发,将其应用于日语听力教学实践,试图找出一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以求培养学生听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框架语义理论 日语听力教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C)-0000-00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新兴学科,主张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及意义规律,现已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认知语言学也为日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本研究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一、认知语言学应用于低年级听力教学

年级听力教学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刚入门的一年级日语学习者来说,听懂的前提是了解每个单词的词义、用法。因此笔者尝试在一年级的听力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的框架语义理论来进行考查。

框架语义理论的提出者是CharlesJ.Fillmore,他认为语言中存在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它跟一些激活的语境相一致词汇代表经验的分类(范畴化),每一个范畴都以知识和经验的激活为基础,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

CharlesJ.Fillmore最著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场景中的基本元素为:商品、钱、对商品换钱感兴趣的人以及对用钱换取商品感兴趣的人。在交易过程中,这一动词的重点在于对用钱换取商品感兴趣的人商品实施的动作行为,而则相反,重点在于对商品换钱感兴趣的人商品实施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场景,我们可以描写出一系列词的意义及用法。利用这个框架可以对一系列词义的意义用法进行描写。

在一年级的听力教学中,可以尝试应用框架语义理论,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创建各种,提供多种元素背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单词,从而提高听解能力。比如,在讲到位置关系时,听力材料中可能会出现 桌子上有本书这样一句话,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时,除了说明这一句话的意义及用法之外,还有应该给学生建造更多的框架,便于学生对比记忆单词。对于空间位置这一概念,可以进行扩充,除了以外,还有下、左、右、前、后、旁边、中间、里边、外边等。通过场景和主题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在某一特定背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通过联想或对比记住更多的单词,以及说话者在每种场合下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语气,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中所讲述的内容。 二、认知语言学应用于日本语能力测试教学

日语专业的学生二年级之后都要面临着一个挑战——日本语能力测试。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部分题型加以改革,在第二题的重点理解和第三题的概要理解中,将选项直接印在的试题册上,由原来的单一考查速听速记能力改为现在新题型下的考查速读+速听能力,同时增加了发话表现(N3即时应答(N1N2的题型,即根据场景听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对话的形式。这些题型的改革都反应了框架语义理论对日本语能力测试考查点变化的影响,考试中对考生的能力做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同时也对听力教学设定了一个更高一层次的目标。 在应对能力测试考试的听力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地为学生人为地创造更多的框架,按照试题的类型来划分成几个类别来进行专项训练,以N1为例,根据考查目的可分为课题理”“重点”“概要理解”“即时应答统合理解。在教学中,针对每部分考查的特征,分别构建不同的框架,给学生创造出全面的、体系的听力训练环境,让学生分类攻克难关,提高能力,从而在能力测试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来。例如,课题理解中的听力材料多数为考查位置、场所、顺序、设计等关系的问题,重点理解中多考查原因、理由、心情的相关表达,概要理解对对话主题、说话人观点、主张进行提问,即时应答考查情景对话的掌握情况,统合理解要求对整篇语音材料进行主题概括,同时考查听者捕捉原文中出现的个别信息特征的能力。应对能力测试的指导方面,应将每一大题再具体细分为几个主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场面下通常会出现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加自己既有知识的储存量,听解考试过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正确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以达到灵活应对能力测试听解考试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日语听力教学实践,以框架语义理论为依据进行情景分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应对能力测试过级考试教学中,用情景分类的复习方式应对新增题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提高听解能力,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日语听力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75. [2] 聂鑫琳.认知语言学概述[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1-42.

[3] 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 .语言教学研究20021-12. [4] 栗霞,曲朝霞.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教学策略[J] . 大家,2009143-14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魏东波.认知语言学框架中语义研究反思[J] .外语学刊,200669-70.

[6] 朱立霞.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9-1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C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