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老师应该怎么做?》,欢迎阅读!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老师应该怎么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时尚教师往往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整个课堂教学,从头到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由合作形式来体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合作讨论来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是由合作交流来实现整个课堂热热闹闹可教师呢?在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后,许多教师成为了旁观者不是站在讲台上看学生讨论,就是无目的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检视,或者干脆坐着旁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乍一看,尊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自身当作合作交流过程的局外人这样做必然使新课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张志公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参与,合作学习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那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我觉得应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但是许多教师常常采用前后同学组合、同桌组合或邻近同学组合的合作方式这样的组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随意组合的小组是否能有效完成合作交流的任务,我们不得而知所以老师应该科学划分小组,分组之前,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然后进行合理分工,分工必须明确,要求人人有事做,要根据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角色分配,努力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尤其是学困生一定也要赋予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感受小组学习的成功快乐,引发学习的兴趣一个好的小组要有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来进行组织,要有见解独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的同学能够及时对大家的讨论进行升华,要有能够容忍等待别人发言的同学等总之,老师要科学分组,那种为了方便而临时随意组合的小组必定难以达到这些要求,从而使合作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 2.精选问题
课堂上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或体现主体性学习,就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学习才能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往往会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致使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充斥在合作学习中,也会使学生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致使教学时间大量浪费因此,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问题,选准合作讨论的内容设计的问题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它往往值得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印象难点因理论性较强,或因距离学生认知水平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加深理解、化难为易再就是教学中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教学中能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做人再就是一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最好不要太多精心选择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讨论和学习的兴趣,收到实效 3. 潜心会文
今天的语文课堂,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课文还没有读完,或者是匆匆读了一遍,教师就出示问题,直接要求学生讨论,学生也就按照“师命”叽里呱啦地讨论开来试想,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其实,有效的合作学习应以个体的独立思考为前提首先,沸沸扬扬的讨论不利于学生静心读书,潜心思考,“潜心”才能“会文”(叶圣陶语)“感受、体验、品味”就是强调阅读是学生主体的心智活动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智力活动其次,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独特体验和独特理解,不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代替的,同样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小组合作所能替代的因此,小组合作交流前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为后面讨论交流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把问题讨论得广阔和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潜心会文本,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 4.参与交流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相机诱导,科学组织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并且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该讲则讲,该点则点,该评则评,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得以迸发,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5.总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可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等,以便使学生在评价中互学互补,不断提高然后教师再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科学、客观的评价,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与竞争意识
总之,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要使合作学习卓有成效,教师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还要加强实时监控和指导一堂好课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老师要尽全力让合作学习远离作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S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