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2-07 10:44: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欢迎阅读!
抗联,教育研究,思想政治,融入,东北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韩忠全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



编者按:本期专栏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而组稿,文章内容均为龙江精神文化内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研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们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延续,当代大学生理应传承和弘扬龙江精神并使其成为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韩忠全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要:东北抗联精神最能体现革命精神资源的厚度和高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文章以东北抗联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为着力点,以融入思政课程、校园文化、新兴媒体、社会实践为路径,以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落脚点,增强东北抗联精神的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使东北抗联精神成为大学生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01-02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是进入中国抗日战场最早、最长、最苦的英雄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血沃关东14年,孕育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目前普遍认为,东北抗联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需要深度融入时代新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力前行、拼搏进取、锐意创新的不竭动力。

一、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点

新时代新青年,思想政治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向上向善。然而,与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还有较大差距,需要精神引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东北抗联精神表现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东北军民万众一心投入抗日救亡图存运动中,责无旁贷投入抗击外敌战争中。东北抗联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白山黑水,洒遍了大小兴安。英雄杨靖宇更是以身殉国践行其“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的铮铮誓言。英雄赵尚志更是愈挫弥坚、一心向党,“血染黑土逝梧桐,大节不屈著英名”。以身许国、


精忠报国是抗战英雄最鲜明的品质[1]。现实中个别大学生未能深刻理解“爱河山、爱同胞、爱文化、爱国家”这一爱国主义基本内涵,未能真正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求;信念不够坚定,学习动力不足,精神存有懈怠,功利倾向明显;缺乏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认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东北抗联精神的感召力,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作者简介:韩忠全(1980—),男,黑龙江海林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修课教学研究”(RWSKCX

201805);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2019C5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hp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