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团学工作

2023-01-01 22: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高校团学工作》,欢迎阅读!
团学工作,高校
谈高校团学工作

作者:黑田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5



黑田田

团学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我国共青团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共青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大学生日益增多,大学就业形势趋进严峻,因此,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对团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学工作,一般是指在高等院校,共青团的工作和学生会工作,简称“团学工作”。团就是共青团,团委、团总支;学就是校学生会和院系学生会。

一、团学工作为大学生锻炼能力提供条件

团的工作是面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在任何一个高校,共青团的队伍都是很庞大的,它们是学校的主体,是生力军,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党才有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在团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团员青年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团学工作具体实施中,以高校团委、学生会作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织和领导集体,团学干部也在这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得到锻炼。

在团学工作的开展中,大学生善于找到自已的位置,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的思考大学学习与就业成才之间的关系,不断的从集体无意识转变成有的放矢的完善自身的发展。纵观各高校在开展团学工作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我们不难发现,联系社会需求,在大学生的人生中如果有过团学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会在团学工作中有很多收获,团学工作锻炼人,团学工作磨炼人,团学工作使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变得具体。

二、团学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于共青团工作来说,“社会化”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工作手段。通过不断的实践,可以使共青团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因此,对于团学活动有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实践和实习工作的重视

团学活动未来可以更多的增加一些普通的机会,活动范围更加的广泛且平民化,使得广大的同学们能够参与其中,并且不需要太多是能力要求,从而使一些很少在学校担任职务且很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他们的能力。团学未来的活动可对于一些实践活动给予重视,特别是对于大四的同学来讲,每一份实践活动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就业上都会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团学活动应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学校的影响力,通过开展“挑战杯”、“三下乡”,创业教育等活动,使之成为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的有力抓手。

(二)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团学工作应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学工作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打造自己的品牌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团学工作的性质、任务、内容、对象看,团学工作有着不断创新、打造品牌,形成拳头产品的独特优势。校园团学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是拥有创造力和朝气的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喜好猎奇和追求新生事物的群体。


因此,团学工作要积极发挥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才能吸引青年群体,保持,团学工作的生命力。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加强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素质的培养

就业形式的严峻在无形中给了许多临近毕业的同学带来了许多的压力。而创新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它不仅需要清楚的目标和执着的精神,更要有承受受人冷落、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

在学校的工作中,学生会应做好对于就业者心理培训的指导,做好对同学们的抗压力的培养。同时,员工仅仅在心理方面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在身体方面的培养也十分的重要。因此,接下来团学活动可以在体育方面做更多的活动,不仅仅只限于运动会方面,平常也可多组织多人参与的体育比赛和锻炼,培养个人合作精神和精神毅力。以实现“野蛮其体魄,坚强其意志“的目标。

团队协作能力是企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的学会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如何与人交际,如何在团队中恰当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等。团学工作在开展活动,锻炼大学生统筹、实践能力之余,也应重视对组织内部的培养。

四、对创新、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很多时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很快的,这在很大的一个程度上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扩展知识。这就需要学生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做好类似“创意大赛”等有需要创意思考的活动,同时加强一些知识竞赛的内容,并且开展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创新力和沟通能力的活动例如有新意的演讲比赛等等,不仅要提升同学在平时的沟通能力,也要提升同学在正式场合的沟通能力,使同学们更好的增强就业竞争力。

创新不一定就是彻头彻尾地改变、否定以前的一切,它可以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全面整合,也可以是对自己未知的潜质的一种挖掘。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未必天赋过人、才高八斗,他只是不停地思考,时刻归纳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罢了。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科技协会的管理和活动的开展,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会可根据这些要求多组织类似“科技立项”的团体活动,加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合作精神。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对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大学生认为学校除了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外,还必须强化职业培训,以有效提高他们对职业的认识,提升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除了总体信息的了解外,大学生倾向于体验实际的有关就业的活动。在进入就业市场之前,在学校就能接受有关职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希望团学工作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以及就业技能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并希望在职业环境认识、职业见习、职业探索等方面加强引导和组织。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S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