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林盈盈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20年第05期
摘;要:幼儿是一个天真、活泼的群体,喜爱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游戏也是他们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能为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早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地指出游戏环节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一定要做好幼儿的游戏创设,将游戏与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因此,本文以数学教育为例,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数学教育;策略
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够完善,面对数学知识他们较难理解,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是现在众多幼儿教师都需要攻克的难点,根据纲要中的教学指导,如何把游戏与数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幼儿教师应该通过游戏的融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数学课程知识转化为具体易懂的,方便幼儿理解与掌握。同时也需要幼儿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与园内环境等,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将游戏与数学教育的整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育也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改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幼儿教育极受广大人民关注,虽然幼儿课程改革已经有很多年,但是幼儿数学的教学理念与目标、结构等方面也相继发生了变化,而部分教师仍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徘徊,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明显。在数学教学中基本还是采取以往的讲述、示范、联系的老模式,这样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很难得以激发。并且还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幼儿书本,比如数学绘本等,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弱,他们强调数学知识的直观传授,通常会直接性地把答案告知幼儿。在实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虽然幼儿有了一系列配套的数学用书,但是部分教师却没有使用,比如数学绘本,一贯的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方式落后,幼儿对于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在游戏上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 2.教学活动交流较少
众所周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能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纲要中就有提到“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体验乐趣”。但是实际情况却不乐观,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严重匮乏,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进行教学,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片面地追求教学结果的达成,对于幼儿的互动、游戏体验与反馈等问题没有受到重视,导致教学效果差。 3.教材匮乏内容单一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他们在学习观上强调幼儿在学习上进行主动构建,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天性,能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形成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达到最佳化。这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教师对材料认知透彻,再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却不以为然,他们对于材料操作的认知不够透彻,引进和开发新颖材料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教学湖南教育出版社《幼儿数学》的“数的分解”中,教师基本都是采用几个纸片或木块进行组合与拆除的方式进行数字的分解计算,幼儿对于这种游戏材料已经感到了厌烦与麻木,会经常发出“怎么又是这个、还是这个”的声音,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激发。材料的品种单一、数量缺乏、繁简不同等的现象均导致幼儿无法在游戏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数学知识学习。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为了能使幼儿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精心设计游戏教学准备工作
数学知识即使在幼儿阶段也稍有抽象化,进行数学游戏教学就必须要创设一个游戏的情境,还需借助游戏道具。例如,在教授“数的组成”,首先对教学材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数学卡片、数学的挂图等,这些能期待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幼儿更好的地认知与思考。其次对游戏环节的准备工作,由于游戏课程教学是基于在一种特定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区分游戏与教学的主次关系,因为不同的游戏教学对应的教学重点也不一样。再依据预期的教学效果营造一种既安全又温馨的游戏环境,为接下来的数学游戏教学进行铺垫。最后,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情与情绪的表达,尽可能地打动幼儿,引导他们进入游戏数学的学习情境中。比如,先发布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让同学们进行传递,教师说停的时候,落在谁的手上就归谁,多次进行,再进行数字组成的讲述,并让学生以自己手中的卡牌来组成相应的数字等。
2.游戏互动强化数学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l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