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机制》,欢迎阅读!

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代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特点,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
3、立足校本特色教育,坚持预防为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4、面向全体幼儿,开展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幼儿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个别咨询
与辅导,健全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设立心理健康预约信箱和网上咨询,对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娇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幼儿,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院或心理诊所。
6、依托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软件,加强对幼儿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好幼儿心理档案。
7、重视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强化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8、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幼儿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D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