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比喻贴切,妙笔生花》,欢迎阅读!

比喻贴切,妙笔生花
作者:张红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第11期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总校 张红霞
一提到使文章生动具体的方法,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用修辞手法了。在众多的修辞中大家一般认为比喻是最容易驾驭的,所以它成了写作时最常用的手法。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对比喻下过这样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那么比喻是不是一瓶万金油,只要使用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如果喻而不当,就会不伦不类,不仅不能为文章添彩,反而会成为文章的败笔。滥用比喻成了许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写作中的通病。究其原因,使用不贴切是最大的问题。贴切是使用比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那么什么样的比喻才能称得上是贴切的比喻呢?下面就以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使用的比喻为例来说明。
闻一多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此句中用了比喻,将“英国”比作“海狮”,那么这个比喻贴切吗?要明白比喻是否贴切,首先必须对喻体了然于心。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喻体“海狮”。海狮是海洋中的食肉猛兽。它们身体粗壮,食量很大。在人工饲养下,一头海狮一天要吃40公斤的鱼。在自然条件下,它们的活动量增加,食量还会增加2~3倍。它们不但食量大,而且胆子也大。它们敢于在鱼网中钻来钻去,抢夺渔民的收获,然后撕坏渔网逃之夭夭。因此,在渔民眼中,海狮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一、喻体要与本体有相似点,能体现本体的特征
现在我们运用替换法比较分析这个比喻,看它的使用是否贴切。首先,如果将“海狮”替换为“绵羊”行吗?一目了然,不行!绵羊是我们熟知的动物,它们给我们的感觉是软软的,弱弱的。由“替罪羊”“羊入虎口”“羊质虎皮”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便知道,羊的主要特点是柔弱。这样看来羊与英国侵略者没有相似点,将英国殖民者比作绵羊当然不能表现出他们的残暴与血腥,且与前文提到的“狞恶”的特点相矛盾。通过比较会发现,所谓贴切的比喻,选择的喻体要与本体有相似点,能体现本体的特征。
二、力求喻体与本体有更多相似点,能突显本体的特征
那么如果将“海狮”替换为“老虎”呢?先来看看老虎的资料:老虎基本上是奉行单身主义的夜行动物,在有些远离人类的地区,这些家伙们白天也会出来溜达。它们凶猛至极、力量极大,有万兽之王之称。它们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也捕捉各种小动物,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受伤、生病、为了保护小老虎或者是肚子饿(因老弱病残,无法对付健康动物时)的时候才会出现捕食人类家畜,甚至伤人的举动。动物园饲养的成年虎一天平均吃下6公斤左右的肉,野生虎食量稍大 。
如果以为贴切的比喻就是前文所说的选择的喻体应该与本体有相似点,能体现本体的特征,那么将英国侵略者比作老虎显然是可以的,因为老虎是肉食动物,凶猛强大。但仔细一想,海狮也有这些特点,两个喻体似乎不分伯仲。那么哪一个喻体更好呢?海狮与老虎相比,除了有相同之处外还有许多不同点。如:老虎一般生活在远离人类的地区,常是夜间行动,一般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海狮是海洋生物,经常抢夺渔民的收获。海狮与老虎相比食量更大。人们对老虎更多的是敬畏,对海狮更多的是厌恶。这样一分析,大家应该明白哪一个更贴切了。海狮生活在海洋的特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是岛国的独特地理特征。海狮食量巨大很容易让人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