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发展路径探索》,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孩子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因此学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为研究者和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未来发展路径改革 介绍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数量和教师待遇大幅增加,这也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不断提高。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各级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前教育的教学只能由一些美术老师或者心理学老师来进行,使得毕业生很难真正掌握学前教育的方法和技能,这对学前教师的培养非常不利。[1]
一,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模式
在我国高校开设相应专业并扩招之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主要来自各中专学校,或者来自我国各地区的幼儿师范院校。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一个单一但又复杂的专业。其中,单科专业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在其他师范院校中不分为语文、数学等专业,而只是单科学前教育专业。复杂性还体现在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不仅要学语文、数学、英语,还要学文史xx,甚至是音乐、美术,这样一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都学,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熟悉艺术技能。[2]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也逐渐开始向高校转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依然保留了原有的单一和复杂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专科生和本科生在幼儿园的普及,高校不得不增加和加强各种艺术技能的教学,但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由于艺术技能的训练通常需要多年的学习和训练,而学前教育专业也需要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领域的知识,学前教育不得不将更多的课程时间分配给艺术训练,这就大大减少了理论课和实
1
践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了各种艺术技能,缺乏对实际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是根据儿童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载体和方式进行分化。
面对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学前教育专业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复杂”的培养模式,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来走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促进儿童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本质属性来看,教育只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种手段。当孩子实现发展时,外部的教育手段应该被移除。所以,作为一名教师,X其实应该掌握各种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所以教师的教育专业应该根据孩子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载体和途径进行差异化。
具体到学前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来说,其发展主要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的专业分化也应具体到这两个方面,如生命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适应性教育专业等。儿童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儿童心理教育专业和儿童阅读专业等进行。这样可以为不同需求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不同的专业人才,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9781所,在校生611302125人,专任教师2057348人。2016年前三年,毛录取率要达到64%。实际上,2016年,园区在校生达到4252.97万人,入学前三年的入学率达到73.5%。2015年至2017年,幼儿园学生人数继续保持增长速度。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37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7.25万所,占比65.4%。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人口在过去三年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儿童数量将达到5645.86万人,需要专任教师392.27万人,护士192.54万人,教师568.96万人。2017-2021年共需新增教师270多万人,缺口需求巨大。同时,各类早教机构和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丰富多彩的行业发展格局,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对中国xx学前教育的持续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对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意义,以及幼儿园学前教育中遇到的儿童心理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这些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划分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通过分析儿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y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