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融合》,欢迎阅读!

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融合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界也在认真研究与探索引入信息技术的更多可能。在各个教育阶段,幼儿园融 合信息技术所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广泛性和深入度上与小学、初中等阶段有着较大的差距。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这种情况,比如幼儿教学没有那么多“标准化”的课程或教育资源, 部分教师担心幼儿过多接触信息技术会带来不太好的影响,等等。但是,融合信息技术是一个大势,幼儿本身会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见到和接触信息技术,反倒不如由教师在幼儿园进行引导。文章即从信息技术导入教学、活动融入信息技术、引导应用信息技术、基于学科特征融合与积极结合家园共建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
引言:只要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幼儿会对信息技术便显出天然的兴趣。因 为他们年龄小,好奇心旺盛,尚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追求感官上的新鲜刺激, 信息技术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性格特征。事实上,也有很多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家庭教育中融合了信息技术,比如用手机 APP 给幼儿播放观看一些绘本或儿歌等,事实证明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幼儿园教育可以也应该与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只要教师能够认真搜集整理信息技术资源, 不断总结经验成果,就能打造出与以往不同的信息化幼儿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激发兴趣
上文已经提到了幼儿好奇心旺盛的心理性格特征,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角度来说,这些特征利弊参半。如果幼儿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可以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反之则无论教师怎么要求,都很难保证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之中。而且即使进入了状态,幼儿也很可能在刚刚开始学习时就因为其他事情而分散注意力,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幼儿的兴趣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还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
例如,在进行语言训练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平时搜集整理的幼儿园环境的照片制作成一个短视频,为这个视频加上有趣的滤镜,让它变得带有动画风格,通过视频来演示幼儿园四季景色的变化。本次语言训练课程就围绕四季进行。有这样一个来自于幼儿熟悉场景的短视频,幼儿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住,一边观看一边与自己头脑中的记忆相对照,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兴趣,而且思维也会进入短视频所营造的季节情境之中。观看之后再开始语言训练,就不再是教师让幼
儿表达,而是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刚才想到的东西,教学效果较好。
二、活动融入信息技术,高效组织
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动是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特色。各种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身心成长。但与上文提到的困难类似,幼儿的自制力比较差,教师经常会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感到很耽误时间,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幼儿讲解规则,活动过程中还经常会因为幼儿对规则的不熟悉而中断。在这方面,信息技术也有其作用。比如通过信息化资源来展示活动规则;或者在活动中引入人机互动,由信息技术担负起一定的维持规则的任务等。
例如,为了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多认识一些小动物,教师组织了一个“小螃蟹奇遇记”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小朋友扮演小螃蟹,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螃蟹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机遇。然后给每一个小螃蟹的身上戴几个长纸板代表螃蟹的腿。教师先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通过动画来讲解游戏规则。然后在每组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小螃蟹到了每一个困难或机遇的时候,投影仪上显示几个选项,根据小螃蟹的选择,小螃蟹和困难或机遇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演出投影仪上展示的选项结果。
三、引导应用信息技术,鼓励尝试
一般情况下,幼儿肯定不满足于只是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操作,而是希望自己也能参与进去。教师如果总是对幼儿这方面的需求视而不见或表示拒绝,不利于维护与幼儿之间的良好氛围乃至伤害到幼儿。不过,幼儿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毕竟非常有限,如果想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从零开始做出一些成果并得到能力上的成长,教师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幼儿营造一个“傻瓜式”的信息技术操作环境,明确应用的指向,设置较为简单、贴合于其能力水平的应用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节课,这节课专门是为了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主题是“我是谁?”然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共同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 PPT 页面上通过鼠标拖动的方式用各种形状将自己的形象特征拼出来。一组幼儿要互相观察、互相帮助,大家都拼完才算完成。其他幼儿则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进度和结果,随时进行讨论。拼出来之后,由其他幼儿猜一猜拼出的形象分别是谁,与本人像不像,哪些地方应该换一个形状来拼。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幼儿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也实现了操作信息技术的愿望。
四、基于学科特征融合,提升效果
根据学科的不同,信息技术在进行融合时要有一定的倾向性,不能总是进行“万金油”式的应用。比如上文提到的一些游戏类的活动,信息技术主要是在展示和维护规则方面起作用。如果信息技术的元素太多,幼儿很可能会变得茫然, 游戏变得无序,失去教学的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根据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教学可能存在的短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弥补。比如音乐教学中用信息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h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