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
作者:姚明清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8期
当前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普遍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于留守儿童人数偏多,留守儿童大多数分散的各村(屯),各村(屯)风气各异对小孩的影响也不同,各家庭教育状况更是复杂多样,都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认真对待各种新问题,更要用细心、耐心和爱心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在班级管理中由留守儿童引发的各种繁杂的工作问题呢?下面谈一谈自己这两年在留守儿童教育体会: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原因可以说有众所周知的了,其背后带来了更复杂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现象,造成他们身心普遍性的存在着不同程序的心里障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和道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一、和风细雨催花开
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抓住家长外出务工返乡时机,提前预约家访,保证每学期对每一位留守儿童有一至两次家访。特别是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重要节假日,在这个时候预约家访,更容易与家长和学生“心贴心”的沟通,就能较好地避免发生正面引导教育的漏洞。我进行家访的具体做法:
1.建立动态的家校联系档案,目的是为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及家庭状况。家访前,老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在校学习和行为表现;各学科的学习完成情况及发展预期;兴趣爱好、习惯和优缺点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家访时能有的放矢和收放自如,提高家访的实效。
2.提前预约好,按时家访。家访前,必须向学生及其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尽量做到学生、家长都在场,为“三方会谈”有好成效做准备。
3.进行“会谈”要有好策略。进行家访时,一是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二是要营造宽松和谐氛围,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三是与家长交谈思路要清晰,如何切入主题、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如何结束,都要拿捏得当。一般来说,不论学生的表现如何,开始谈话,应先找学生身上的亮点来谈,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其发展做出较为客观的预估,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简单的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当谈到学生不足和不良表现,要讲究因人而异,把握好分寸,如果把握不当,往往成了“告状”、“踢球”式的家访,不仅容易伤及学生的自尊,也会挫伤家长的自尊和积极性。在家访过程中,要尊重家长,态度诚恳。不去计较个别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偏见,要和风细雨,要让家长听出老师是发自内心,用真心去关爱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忽悠”他,这样才能感动家长;有时,当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实际而提出的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