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康心理学》》,欢迎阅读!

《健康心理学》 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述 一、 填空题:
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2、 汤纳特尔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 3、 我国学者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4、 健康的七个维度分别是健康的生理、情绪健康社会、社会、智力、精神、职业、和环境。 5、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生理因素。 6、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有: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识的理论。 7、 社会技能包括:交往技能、合作技能以及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技能。 8、 缺乏社会技能的人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9、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的心理环境因素等。 10、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文化氛围、职业等。 二、选择题:请选择最健康的行为模式 1、每周有多少天吃早餐?
A.6——7天 B.4——5天 C.2——3天 D.0——1天 (A) 2、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日常饮食方式?
A.当自己饿的时候总是吃快餐食品 B.每天有一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C.每天有2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D. 每天有3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E. 每天有3次是固定进餐,没有吃快餐习惯 (E) 3、在固定时间进餐的时候,至少有或都有下面列出的4种食物:
A.2种肉类食物 B.2种奶、蛋类食物 C.4种谷物类食物 D.4种水果、蔬菜类食物 (A) 4、这样的情况,每周内有几天?
A.6——7天 B.4——5天 C.2——3天 D.0——1天 (C) 5、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饮食行为?
A.从没有超重,因此从没有减肥 B.自己体重超重10磅,但是没有减肥 C.当超重的时候,疯狂减肥,使体重快速下降 D.当超重的时候,通过锻炼或减少食物来逐渐减肥 E.当超重的时候,通过锻炼和减少食物来逐渐减肥 (A) 6、每晚平均睡眠时间是多少?
A.10个小时以上 B.9——10个小时 C.7——8个小时 D.5——6个小时 E.0——4个小时 (C) 7、下面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喝酒情况?
A.不喝酒 B.每天喝酒1次以下 C.每天喝酒2次以下 D. 周末每天喝酒2次以上,其它时间每天喝酒2次以下 E.很多情况下,每天喝酒都是2次以上 (B) 8、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药物使用情况? A、想用就用,从没有超重,因此从没有减肥 B、觉得自己需要的时候才用 C、按照医学要求和指导用药 D、很少吃药 (D) 9、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抽烟行为?
A、不抽烟 B、每天抽烟1包以内 C、每天抽烟1——2包 D、每天抽烟2包以上 (B) 10、每周做多少次野外锻炼,如游泳、骑自行车、慢跑?
A、不超过1次 B、1次 C、2次 D、3——4次 E、5次以上(C) 11、你每周做其它身体锻炼多少次?
A、不超过1次 B、1次 C、2次 D、3——4次 E、5次以上(D) 12、你刷牙的情况如何?
A、每次吃完饭都刷牙 B、每天2次 C、每天1次 D、每天少于1次 (B) 13、你看牙医的情况如何?
A、从没有 B、2——3年1次 C、每年1次 D、半年1次 (C) 14、你做身体检查的情况如何?
A、从没有,或只有在自己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做 B、仅做POP测试或其它检查 C、3——5年检查1次 D、至少2年1次(A)
15、在吃食物或药物之前查看标签、说明的情况如何?
A、总是查看 B、经常查看 C、有时查看 D、很少查看(B)
16、每周有多少次使用各种手段缓解自己的紧张?如皮肤放松、锻炼、听音乐、或其它减缓紧张的技术? A、6——7次 B、4——5次 C、2——3次 D、0——1次 (B) 17、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亲密人际关系? A、没有朋友 B、有一个朋友,但是自己并不能和对方共享真实情感 C、有这样的朋友关系,自己有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 D、有这样的朋友关系,自己一直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B) 18、你每天吃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次数如何?
A、0次 B、1——2次 C、3——4次 D、5次以上(A) 19、限制自己较多使用食用盐的情况如何?
A、总是限制 B、经常限制 C、有时限制 D、很少限制 (C) 20、自己做乳房(女性)或睾丸(男性)自我检查的情况如何?
A、每个月1次 B、每2——6个月1次 C、6个月以上1次 D、从不检查(A)
第二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 填空题
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身体、智力、情绪的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才是心理健康。
2、 中国学者认为: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人处,正视环境,热爱生活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是心理健康的人。
3、 符合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的高度健康的人,在人群中的百分比是10%。 4、 一般健康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70%。 5、 轻度失调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15%。
6、 严重病态心理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不到5%。
7、 心理问题是心理异常的不严重状态,往往是心理异常的早期症状。 8、 过分追求公平的人,常常处于争斗状态。
9、 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处于达不到而放弃的状态。 10、寻求赞许的人,常常处于依赖的状态。 11、心理冲突激烈的人,常常处于斗争的状态。
第三章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渊源 一、 填空题
1、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处在挫折和冲突的情境时,在其出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
稳定的一种适应性。
2、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后果(C)不是由引发事件(A)引起,而是由它对事件的信念关系(B)所引起。 3、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费洛伊德。
4、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有三种冲突使现代人更多的产生失败感,即:本我的冲突、自我的冲突、超我的冲突。 5、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压抑和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6、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安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和婴儿的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
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需要的任何一种人。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和小偷。”这段话是行为主义者华生说的。
7、 按照社会学心理论的观点,儿童可以通过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观察和模仿学习。
8、 人本主义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给自己的能力洽当的评估。生活目标
能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行为与这一年龄的特征相吻合。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做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发挥。
9、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基于他的自我完善。
10、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行为决定于其对客观发生事件的个人理性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11、艾利斯提出的11种不合理信念是一个人绝对需要生活中每一位重视他人的重视与赞扬。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决定他在人生每个环节都有能力与成就。世界有些人是卑劣的、邪恶的,是坏人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和惩罚。事事不如意是可怕的灾难,人的不愉快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对于危险和可性的事物人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做出并还要随时留意它可能再发生。对于困难和责任,逃避要比面对的容易得多。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不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一个人的过去往往决定了现在的行为。人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问题,也为此感伤难过。人生中的每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一旦得不到答案,就会很痛苦。
12、费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13、费洛伊德次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14、否认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是把以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做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重负。避免精神崩溃。
15、转移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是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人或某事不能发泄自己的情感而将其转移到其他比较可靠或者能够接受的任务上去。
16、人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肯定自己,叫做认同。
17、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以实现的愿望或陷入困境时,以异想天开的方式、空想的方式在精神上自我满足,叫做幻想。 18、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情感抑制到潜意识领域当中以保持心境的安宁,叫做压抑。 19、反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20、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做出解释以原谅自己而合理化。
第四章 精神障碍 一、填空题:
1、对正常与异常心理判断的统计学标准是:在普通人群中,心理测量结果呈正态分布,把居中的大多数认定为正常,把处在两端的少数人认为异常。
2、对正常与异常心理判断的社会适应标准是:正常情况下,人能按照主动或被动的需要的适应环境,就是正常,反之,则异常。 3、生物学观点把心理障碍看作躯体障碍的结果,看作遗传后天的损伤感染等生物学因素导致脑功能失调或降低。 4、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
5、行为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观察学习等方式学习获得的。
6、出现被害妄想的人,常坚信某人正对自己进行行为伤害活动,如谋划实施打击、陷害、破坏、伤害、谋杀、监视等。
第五章 心理障碍 一、 填空题:
1、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异常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2、 人格障碍是指根深地固的和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从儿童和少年期开始延续到承认生活的大部分时期,进入老年期以后其
明显程度有所减弱。
3、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恨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
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易将别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而产生歪曲体验,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问题主观片面,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性生妒忌。
4、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情绪冷淡,缺乏亲切感,不能表达对他人的温暖和体贴以及愤怒,对赞扬和批评无动于衷。没有
愉快的情感体验,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过分沉于幻想,孤僻行为怪癖。
5、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称悖德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对他人的感受谨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
长期对行为不负责任,他们的认识完好,但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的刺激便引起供给冲动。他们从没有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一犯再犯而从不知悔改,不能与他人保持长久的关系,容易责怪他人或为自己的粗暴行为进行辩解。
6、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不会随机应变,优柔寡断,由于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导致怀疑和过于谨慎,要求十全十美,但又缺乏自信,导致过度反复核对,过于注意细节,以致忽视大局,由于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工作成效而不顾消适和人际关系。
7、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深怕为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别人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亲密关系终结时则又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8、许又新教授为精神症的描述性定义为: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和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并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9、恐怖性神经症是: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是外在的(病人身体以外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病人知道他的害怕是过分或不应该、不合理,但这种认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生。 10、场所恐怖症:对公开场所发生恐怖,对人群聚集的地方发生恐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晕倒或失去控制又无法迅速离开,常常出现回避反应,对病人社会生活影响很大。
11、社交恐怖症的恐怖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在我国心理咨询服务中所见恐怖症以本型为多。
12、抑郁性神经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抑郁一般是轻度的,但由于长期不愈,病人常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13、疑病性神经症表现为: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观念,病人诉述躯体病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疑虑。 14、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指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与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欲满足的行为。
15、恋物癖的特征是:以接触异性服饰或佩戴物品的方式引起性兴奋,大多是青年男子。
16、异性服装癖或称异装癖:主要表现是通过穿戴异性服饰而得到性欲满足,喜欢从头到脚穿着打扮成异性。 17、易性癖亦称异性认同癖,这种人强烈认同自己为异性,以致企图借助医学手段帮助他们改变性别。 18、造成酒瘾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19、烟瘾、又称烟草依赖,指过量吸烟和过分地依赖烟草。如果突然停用或减少用量,可以出现心绪恶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心率减慢、食欲体重增加等症状。
20、多食指:进食量超过人体的消耗量,引起体内脂肪聚集过多,造成肥胖的行为或用不断进食缓解压力,焦虑,抑郁等不同情绪为多食。
第六章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1、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是: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
2、人际关系的功利原则是:人际交往的本章是社会交换,不但是物制品的交换,同时包括非物制品的交换,人们希望在交换的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
3、心理学家所作的大量研究证实,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会自然的选择给双方都带来最大的满足的行为。
4、自我价值保护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的自我支持倾向。
5、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对否定自己的人则倾向于排斥。 6、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7、共情:是交往双方内心情感的共通与同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W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