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doc

2023-01-03 23: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doc》,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初一,单元,复习,语文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整理总结单元知识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单元知识点并进行归纳。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所学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精讲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学习中及时停下来回顾整理所学知识, 有利于更好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我们刚 学完的第一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来鉴赏 新的作品,以形成自己的能力。

二、 学情调查

小组内部互相检查学案完成情况,互相质疑解决知识性问题。 三、 复习整理,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下面归纳整理,一小组为单位将本组成 果展Z5在黑板

上。

1 请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第一单元中关于诗歌的文化 常识。(第一小

组展示)

注意归纳:词的相关知识、新诗的相关常识、诗歌鉴赏的步骤和 基本方法。 学生合作展示,教师点评。注意完整和归类。

2 分别列出四首诗歌中的意象并尝试归类。(第二小组展示)

学生合作展示,教师点评。归纳为景物意象、事物意象、人物意 象。 其中《雨巷》中的丁香是不是意象,展开讨论。

3 请写出四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体会情感和意象之间的关 联。(第三小组

展示)

学生合作展示,教师点评。 总结:根据情感选择意象类型。 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4、请列举出四首诗歌中使用过的各种技巧手法并进行归类。(第 四小组展示)


学生合作展示,教师点评。

学生这部分对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抒情手法等几 种分类模糊不清。 重点讲解区别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明确回答技巧类问题的时 候先判断修辞再寻找表现手法。涉及到全诗或者全文的时候再考虑 结构技巧

(这里仅归纳本单元涉及到的技巧手法)

四、迁移拓展,请尝试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方法点拨:寻找诗中意象,判断属于哪一类意象。根据意象类型 寻找意象特点,在体现特点的过程中判断所使用的技巧方法。最后 根据意象意境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判断情感。(在以构建的知识体系 中寻找对应点)

学生讨论并展示成果,完成题目。

1、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回答问题。9分)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 海洋........

1 4分)这首诗的作者和《我爱这土地》是同一个人, 他是著名诗人, o

2 3分)诗人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赋

予礁石以弦外之音象征之意。诗中的礁石这个意象 象征 着, 海浪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分)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 屹立在海上,

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地袭击。那么,诗人笔下的 礁石是怎样的形象。

(礁石、海浪、属于物象。一般具有象征或者比喻意义,寻找其 特点。) 1 、艾青

蒋正涵

不向命运低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坚强执

2 拟人

着的精神

严重的迫害和深重的苦难

3 搏击风浪并在风浪中巍然屹立的坚定无畏的礁石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习题题。

诉衷情晏殊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 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 参知政事贬为外官

已有六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h8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