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心理】如何教育孩子判断对与错》,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如何教育孩子判断对与错
“不,我不能给。”三岁的灿灿大叫,同时张开双臂试图将147块积木护到自己的胳膊底下。“这些都是我的。”他大声抗议。
显然,坎坎的行为违反了“分享”原则。那么,我们能说坎坎是一个自私、淘气和被宠坏的孩子吗?也许不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道德意识决定了他只是简单地思考问题,自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学前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表面性、固定性等局限性,因此相应地在判断对与错方面,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绝对性。每件事都有好坏之分。在他们看来,一种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并不重要。他们不看动机,只看结果。
2、取决于身体伤害的程度。身体伤害越严重,就认为错得越糟糕。
3.这取决于所有行为是否都会受到惩罚。如果你受到惩罚,那就被认为是错误的。 4、规则。规则是从来都不应该被打破的,破坏规则就是错的。 5.从你自己的角度来看。孩子们很难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因此,灿籼可能就认为,积木是我先拿的,我有权占有,打破了这个规则就是错的;另外,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我需要它们,所以就该归我。
然而,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地处理问题
首先,父母应该判断孩子的违法行为是否涉及道德或社会习俗,然后加以处理。如果是道德规范,一定要和孩子交谈,让他理解自己错误的原因,让他意识到其他人对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 2、让孩子体验道德冲突?
给孩子们安排一些自由玩耍的时间,让他们自然地体验道德冲突,并尝试解决问题。 3、讨论道德两难问题
选择一些道德困境,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没有永远的好人或永远的坏人。 4、鼓励孩子改变规则
当孩子们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时,鼓励他们改变规则,用不同的方式玩。必须强调的是,规则可以在所有玩家同意的情况下更改。 5、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些规则
强调什么对集体有利。避免让孩子决定相关的惩罚规则,因为他们往往喜欢制定残忍、严厉和不切实际的惩罚措施,这些措施对行为改变毫无用处。 6、鼓励孩子开展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可以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促进他们观点选择能力的发展。 7、深究意图和动机的含义
用故事和木偶戏来讨论人物的动机。例如,小杰打破了熊的椅子。他为什么要打破它?熊感觉如何?小杰怎样才能帮助小熊? 8、表扬有道德的行为
表扬孩子的合作和帮助行为,从而激发其他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识别善良、公正和合作等行为。
9、使用真实的两难问题
在课堂情境中,提出真正的生活困境供孩子们讨论。避免使用寓言或格言,因为它们太抽象,孩子们无法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J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