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欢迎阅读!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身体健康的心理,通过各种骗术,销售所谓的“特效保健品”,牟取非法利益,有的甚至销售伪劣“保健品”,不仅无法起到保健的效果,反而会对老年人身心造成伤害,
一、此类老年保健品消费陷阱的主要手段及特点 1、“免费”骗局
有的老年保健品经营者常装扮成“义诊医生”,在社区、街道像模像样地免费进行一些血压、血脂和钙缺乏等常规检查,煞有介事地指出老年人有这样那样的严重疾病,然后推销其产品,甚至开通免费健康咨询热线,花言巧语推荐保健品。 2、健康讲座
推销者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办班授课,聚集人气。先讲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症、成因、危害及防治难度,借机夸大所推销产品的效果,忽悠听课者上当购买。 3、馈赠诱惑
老年人大都勤俭节约,保健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附赠小礼品或抽奖,以诱惑其购买保健品。 4、雇托诱骗
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推销其产品;请所谓“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指使他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假象诱骗消费者购买等等。在一连串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普通的保健品变成了既治疗又滋补的良药,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5、“高科技”误导
有些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健康、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称其产品是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高氧舱设计等专利技术应用,能包治百病,片面夸大保健功能,促使消费者误以为其所销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甚至可以代替药品,同时商家故意回避保健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适应症,不告知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的信息。
二、针对此类老年保健品消费陷阱的防范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y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