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对于两三岁孩子的“犯混”,不少家长都觉得是孩子还小,不大懂事,所以才常常会口吐脏字,随便动手“打”人,这种没礼貌的行为教了也没用,等长大一点,懂事了,再教也不迟。
事实上,这是一种混乱的理解。孩子越“无知”,就越有机会接受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因为孩子们不懂事,知道的也不多,他们希望知道更多。周围客观世界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想了解和尝试一切,对探索一切都有强烈的兴趣。但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规则应该遵守,家长需要告诉和训练他们,这实际上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准则的训练。
孩子年龄越小,感受能力越强,可塑性也越强。也就是说,小时候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训练,作用最明显,效果最好。人们常说的“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最好的图画”,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历来重视早期行为准则的教育和培训,并将其放在首位。古人说:“年轻时要有礼貌,长年时要用诗歌和书籍教学”。也就是说,要求父母在孩子“看似无知”的年龄对孩子进行行为准则培训,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正如古人所说:“寻根者固根;欲流远者疏泉。”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应该努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抓好早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易经-蒙卦》中的“蒙养以正,圣功也”中的“蒙养”,即开启蒙昧的意思。就是说,对蒙而无知的童子,及早施教,使之不失其正,是圣人之功。清朝末年的《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中也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第一基址。”这是说早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是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作用。
如果孩子因为年纪小、不懂事而放弃早期行为习惯训练,因为孩子善于模仿,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道德。如果你在成长之前不遵守纪律,就很难纠正它。因此,孩子们越早接受行为准则培训越好。父母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S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