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弹簧测力计》精品教学设计

2022-08-08 20:35: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弹簧测力计》精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测力计,上册,教学设计,弹簧,教科
第三单元 4课《弹簧测力计》( 1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点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重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通过学生的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力

一、导入 讨论与交流

驱动小车,也知道了各种控制力生任务:各小组进

2了解学生是

的手段。怎样知道我们用了多少行讨论和分析,回答问题。

钟) 否了解测量

力呢?

力的手段。 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要知道力的大小,需

二、聚焦

要用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5

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钟)

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 板书:弹簧测力计 任务一:

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三、探索 任务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25 力的大小。 钟) 活动: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

分别使指针指到1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测量物体之前可以先掂一掂,估测一下再进

学生任务:针对弹簧

聚焦问题。

测力计准备交流与讨论。

学生任务一:观察测力计结

过程:小组观察测力计,研究并讨论。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么变化,针怎么移动。认识力的单位。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通过观察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行测量。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研讨:

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总结: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这一部分被拉伸而产生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调零,将估测可以测量的物体放在桌面上,挂上挂钩,慢慢提起。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2.撑杆、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床等都具有弹力,它们都是在外力作用后,发生形状变化,之后产生了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以蹦床为例,小朋友接触蹦床后,重力使蹦床发生形状变化,因此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

用测力计测量其他重物的重力。

1.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2.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3.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测量实验,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建立在认识橡皮筋具有

四、拓

这是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学生任务:讨论方法,利用弹力的基础



制作的测力计。想一想,怎样标已知钩码或挂已知重量物上的,思考

8

画出这个测力计的刻度呢? 体的方法,在测力计纸板上制作方法。

钟)

课下同学们也动手试试吧。 画出刻度。 发展进一步



研究力的兴趣。














---------------------学习技巧---------------

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

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3、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