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促进工科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总结范文

2022-10-25 05:5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科研促进工科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毕业设计,工科,范文,科研,实践


《以科研促进工科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总

范文



摘要:本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d0904qn0911 1.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必经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反应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毕业设计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过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借助技术资料和工具书,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设计技能, 近些年来,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普遍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实设计能力差的现象,最终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不大

要:对于工科院校来说,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教学、学生素质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本文提出了以研促学、高年级学生导师制的措施,并结合我们这两年的试行结果详细介绍这种教学措施的情况。 关键词:工科;毕业设计;以研促学;导师制;实践 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d0904qn0911 1.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必经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反应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高校教管理水平。因此,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普通高等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来说,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初步转化,也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毕业设计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过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借助技术资料和工具书,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设计技能。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针对工科毕业设计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心得。 2.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普遍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实际设计能力差的现象,最终导致毕业设计量下降,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不大。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国内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已有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方案,如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环节、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进行联合毕业设计指导等。这些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值得肯定。 3.存在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造成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缺乏自主性 大学缺乏自主性是大学教育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学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却没有实实在在的自主性,这是大学现在最根本的矛盾。任何一个没有自主性的实体都是很难发展的,

.




它将必然会存在很多难以处理的矛盾,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2)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不协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上仍然不足的,合格、优质教育资源更是严重紧缺。就笔者的亲身感受而言,感觉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一般至少要带3门课,而且不少课程与自己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关系不大。正常而言,大学里的教师也就是在其研究方向上带一两门课而已,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育资源不协调是另一个重要的缺点。对于不少一本高校,教育资源平均起来基本充足,但是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多学科、多专业间资源共享工作的不好,重复建设现象显著,造成资源浪费现象。虽然近几年来不少高校都在加强了防治重复建设的监督工作,但是由于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的落后却又不得不搞重复建设。 3)过于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的心态、做法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方面的表现很多,目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各大高校被就业率所累。高校追求就业率无可厚非,但是高就业率应该以培养良好学生质量为基础,应该首先以培养合格的学生为目标,而不能直接以就业率为目标。关于追求高就业率出现的很多问题,现在网络、新闻中都有较多的报道,这里不再赘述,仅指出这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的不健康现象。 4)培养方式落后 落后的培养方式也是工科学整体质量差、毕业设计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国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的是1632年由夸美纽斯提出的、凯洛夫完善的近代社会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方式实行的是“教师灌输式”的同步教学,上课时教师讲到那里,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就同时学到那里。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课后作业一大堆。 培养方式落后的原因,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内在这方面缺乏研究,二是经费不足。 对于培养方式方面,国内外做过相关研究,目前国际上对于工科教育普遍认同的方法是CDIO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内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和实践性应用但至今没有推广。根据笔者的研究认为采用CDIO的培养方式确实很适合工科学生的培养,但教学成本会比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很多。这可能是在国内没有推广的一个原因。 4.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笔者提出以科研项目为背景促进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措施,其基本思路是结合针对科研项目丰富的情况,从培养方式落后、教育资源不协调两方面入手,提出方案。 从大三开始实行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给每个学生,确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指点教师的科研团队总来,结合教师进行的科研项目,如实地感受到科研氛围,在科研项目的进行中如实的获得大量的信息,逐渐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综合素质。 学生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学完了通识课程,也学完了一些基础课。从大三开始进行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这些课程更需要和实际研究、实际工程相结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实现学校科研、教学的良好相结合,科研不仅仅为研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HO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