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11-23 02:1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社会性,综述,文献,幼儿,影响
《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0 (一) 文献搜集的途径 1. 电子资源。

混龄教育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在2021-2021年的全部期刊中检索到67篇,再以社会作为主题词进行二次检索,搜索到3篇论文。以混龄教育 社会作为关键词在杭州科技信息检索,在学术论文这一栏中检索到41篇,但就内容来看,与其直接相关的论文共有2篇。 (二) 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1. 关于混龄教育的定义及其特点

关于混龄教育的定义,赵爱玲的《混龄教育3幼儿社会为的影响》(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一文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定义,而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王春燕则给出了更为通俗的解释。

1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模式加以组合,以促进

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确切地说,是把3-6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生活,学习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 张更立,沈静在《幼儿混龄交往的社会教育功能分析》(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院)中指出,混龄教育的特点在于不管能力如何,将不同年龄儿童编在同一年级中,重视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学习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包括社会性的发展,心理和身体的健康。郭宗礼的《混龄教育式与幼儿社会化发展》对比了同龄教育模式得出总结

由于年龄差异,混龄教育班级中幼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层次


性和差异性。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

与同龄教育的班级成员相对稳定不同,混龄教育班级成员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逐步更新。由于变化不大,这种更新既可以为班级增添活力,又不会根本改变班级原有的良好风气和习惯,从而使班级原有的特色和风气得以传承和保留,同时使幼儿的发展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与同龄教育幼儿角色的单一性,不变性不同,混龄教育式中幼儿角色具有横向上的多重性和纵向上的渐变性。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打破了过去以幼儿年龄为界限的班级组织形式,不同年龄的孩子编制成班,每个年龄的幼儿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幼儿接触与交往,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2. 关于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郭宗礼的《混龄教育模式与幼儿社会化发展》(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在文中列出关于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几点促进作用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而王晓芬和刘晶波的《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则重点指出混教育弥补了独生子女成长中同伴群体缺失问题。

1 混龄教育模式为幼儿社会化发展提供了真实自然的客观环境。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G2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