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参考答案

2023-01-02 07: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学前教育史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教育史,学前,中外,答案,参考
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学前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编织、缝纫、阅读、唱歌、书法、背诵、算术、辨色, 自然史、圣经等 井深大

是日本著名的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1970年出版的《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他的一些主张和智力开发主张相呼应,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爱伦凯

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其父是激进的国会员。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青年期爱文学,曾随同父亲漫游欧洲许多国家。一生主要事写作和社会宣传活动,其中心内容是妇女解放和儿的权利及教育问题。主要著作有《儿童的世纪》(1909) 和《妇女运动(1912)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

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 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他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大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这时加强相应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的使感官得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感官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辨别力,从而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发展。 为了使儿童的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她在“儿童之家”里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 简述昆体良的反对体罚的学前教育思想

①体罚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是一种凌辱,只能施之于奴隶,而决不能施之于自由民 ②如果申斥还不足以矫正孩子的过失,他就会对体罚习以为常 ③如果经常正面告诫,在课来上严加督促,体罚就没有必要

④幼年时使用体罚,一旦到了青春期,恐怖失去了作用,而他又有更困难的功课要学习的时候,就更难以驾驭 ⑤体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颜之推的学前家庭教育的思想内容

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环境影响包括周围的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指出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 最后还提出要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勤奋努力


试评述二战后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提出的,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它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幼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



120世纪60

始强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模式丰富多样,蒙台梭利运动和皮亚杰理论再度兴起。 31963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了一些幼儿教育杂志。

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

构的设立由各洲自行决定,教育机构类型多种多样。有幼儿教育组织、保育学校、幼儿园日托所或日托中心。



试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iU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