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2022-10-19 15:1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欢迎阅读!
幼儿园,目标,我国,教育
一〕幼儿教育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培养人的总体的质量要求,但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对象的身心开展水平不同且各有特点,所以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特殊的具体的要求,即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开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开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教育任务,评估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二〕制订幼儿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

幼儿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开展的幼儿,它表达了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并兼顾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开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2幼儿身心开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教育对象的身心开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开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开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开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开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开展的年龄特征。 〔三〕幼儿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国家对幼儿教育目标作了宏观的表述。要实现这一宏观目标,必须将它作层层分解,逐步转化为低一层次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才能成为教师制订活动方案的有效依据,并通过各种活动,落实到幼儿的开展上,目标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幼儿教育目标的金字塔结构。这一结构从上到下由如下几个层次构成〔参见图2.1 2.1 幼儿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幼儿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目标是每个幼儿园根据国家对幼儿教育要求,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它表达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一般要求,又具有本园的特色。

〔四〕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并落实在幼儿开展上的过程。第三层次的具体教育目标如何确定,各个幼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如果按时间的范围划分,那么,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 第二层次:学期教育目标;第三层次: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单元〞可以是主题活动单元,也可以是教材单元;第四层次: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的教育目标。


如果从教育目标指导的范围来划分,那么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可以划分为这样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指导本园的教育目标; 第二层次: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 第三层次: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即根据每个幼儿开展情况确定目标。 这几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统一到多样的层次组成了幼儿教育目标的阶梯式结构〔见图2.2 2.2 幼儿教育目标的具体结构

从图2.2可以看出,最上面两个层次根本上是固定的,下面四个层次,根据每个幼儿园对目标的分解方法不同而不同。由上往下看,最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表达了社会的要求,之后每一层目标都是上一层目标的具体化,最后转化为促进每个幼儿开展的可操作的具体教育目标。由下往上看,每一层次的目标都是受上一层目标制约的,各层次的目标由低到高,共同构成一个到达总目标的阶梯。 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将教育目标的内容逐步具体化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分解到哪一层次,都要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结构不受损害,其内容的涵盖一定要全面,即包括幼儿全面开展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方面的全部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制定具体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常常出现偏差,如在体、智、德、美四育中,或重德轻智,或重智轻德;在每一育中也有这种情况,如在智育中重知识的掌握而轻智力的培养;在体育重动作的开展而轻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在德育中重社会常识的掌握而轻道德情感的培养;在美育中重艺术技能的掌握,轻创造性的培养,等等。教育目标内容的不全面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全面开展。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假设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互相衔接,表达幼儿身心开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同时,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朝总目标前进一步,都成为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 〔五〕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开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开展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开展的技能;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去促进幼儿的开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努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不过,教师即使明确了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的读、写、算技能;又如社会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教师按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偏离教育目标。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决地按教育目标来标准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J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