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评价》,欢迎阅读!

一、名词解释
1、 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各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2、形成性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持续的进行,目的在于及时的了解教育动态过程的成效,以便及时的做出反馈性调节,获取改进工作的依据,提高教育过程的质量。
3、诊断性评价,:指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事实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对象的基础情况,并有效的发现问题,为制定教学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做准备。
4、终结性评价,: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后进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教育活动的结果,对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总结性评鉴。
5、常模参照评价:以个体的测量结果与统一团体的平均分数相比较,从而确定个体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6,个体内差异评价:把某类评价对象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
7、CIPP评价模式,:是知道各种教育评价项目的整合型理论框架,该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对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部分的平价。
8、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关于被评价对象的各级因素的集合体,以及相应的权重系数集合与量化方法。 9、学前儿童发展测量,:是为判断儿童发展状况而手机信息的过程,通常是通过测验或观察等手段获取学前儿童的身体,动作,语言,认知,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资料或数据。
10、实验性课程评价:是对已经成型或比较成熟的某种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另一种或其他课程加以比较,以确定某种课程的价值和效果。
11、游戏评价(广义):泛指一切与游戏有关的评价活
动,也包括对游戏环境,材料,内容,过程,结果的评价,以及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和学的过程的指导,游戏中幼儿的表现的发展水平特征,以及幼儿的各类游戏活动效果的评价,
12、游戏观:反应了教师对幼儿游戏及其发展意义的理解,关系到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在游戏中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对游戏结果的评价,是教师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评价方案,:是指整个评价工作的总结结构与工作计划,是评价工作的关键指南,也是整个评价过程技术性较强的一环。
二、简答题
一、学前教育机构评价的目的 P388
1、了解或证实机构中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以及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要。 2、了解或证实保育教育各项工作和措施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3、检测结果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4、考察机构是否计划实施,如完成计划时间表得偏离程度等。
5、发现有点和不足,以便改进。 6、总结机构经验,以便宣传推广。 7、比较不同机构某些方面的质量优劣。
8、全面考察成功的机构,以便在异地开设连锁机构。 二 、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步骤P381
原则:1,主题性原则 2,民主化原则 3,过程性原则 4,融合性原则 5,量化与质的评价,静态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步骤:1,确定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 2,确定评价的基本步骤。 3,评价面谈的项目与提纲
三,幼儿日常活动中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P300 1, 以正确的观念与知识准备为前提 2, 注重对儿童日常实际行为的观察 3, 利用评价反思与改进教育
4, 对幼儿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结论是必须十分慎重 四,评价方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P99 1, 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问题
2, 根据评价所依据的概念性模式建立目标框架 3,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4, 确定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和步骤 5, 准备评价记录表格与文件 6, 制定资料分析计划
五,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P104 1分类科学,权重合理2定义具体,可测可比3符合现实,切实可行
六,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的缺点是什么?P38 1.强调行为目标,而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不能直接评价教育过程,以及任何并非与行为目标直接关联的现象或方面。
2、鉴于教育活动本身固有的迟效性,许多教育结果需在教育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方可显现。因此,评价中有时难以及时获取关于教育效果的信息。 3、有些行为目标所标志的行为是难以直接的,轻易地或符合道德的,合法的观测到的,故不得不涉及对某些替代行为的考察,其测量的有效程度尚有待证实。 4、往往缺乏对目标的价值判断方面的注意。有时为了便于测量,进队以协议与测量的行为目标进行评估,而对注入创造性等不易测量的东西,则常较少的列入被测行为目标。
七、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的优点是什么?P38 1、将评价视角集中易清晰地行为目标,并用前侧决定儿童发展的水平基线,用后侧考察教育的效益,所获资料可供课程决策人员制定计划时参考,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
2、能系统的考察既定目标与儿童实际发展之间的一致性,与系统分析法较为接近,切结构紧凑,故长时期以来在教育评价占有重要地位。
3、具有详细,具体的测量标准,因而相对于目标达成
程度作出评价。
4、教育者在评价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八、学前教育评价功能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P17 1、评价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 3、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九,观察日记有哪些优缺点?P141
优点:1可追踪幼儿的发展,发现其行为特征。 2,提供幼儿的经验历史。 3不需正式训练,
4,可以时候记录,家长也可以做 缺点:1,可靠性取决于观察记录者 2,信息的系统性取决于观察记录者 3,要求一定的写作技能 4,难以避免观察者主观偏见
三、论述题
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特点P18 1,评价涉及越来越多的相关领域 2,评价机构趋于多样化 3,评价结果与研究相结合 4,评价方法技术的不断革新 5,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
6,发展性评价活动以及评价过程制度化 7,对评价工作的再评价
8,重视评价的动态过程和反馈与前反馈作用 请重点复习第一、二章
填空题、判断题、还有连线题用来区分成绩,没有范围
1,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泰勒的教育评价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目标--教育--过程--评价--目标”十分强调目标与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2,教育评价研究设计对两类不同知识的追求:⑴理解性知识;⑵倡导性知识、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鉴定性功能,诊断评价,改
进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
4,评价与高效度,高信度的测量相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5,差距模式是由普罗佛斯为评价学校课程而设计的。 6,评价模式的选择应注意:1,根据被评价单位的特征,评价的目的,评价者的条件,选择较为匹配的框架模式。2,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所选定的模式,参考更多的资料尽可能在充分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参考与借鉴。3,个模式均有优点与缺点,评价中应根据需要,善于借鉴多模式的优点,克服某一模式的局限。4模式仅提供思路框架,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评价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具体的,详细的评价方案设计,并以此为实际评价工作的指南。5,在评价时间中,执行某模式时,其优点不会自动呈现,评价者应对评价的意图,步骤,手段等进行审慎的逻辑分析,必要时采用预评模式。6参考模式框架时,应充分发挥评价者自身的创造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原有模式做必要的,合理的修改,使之更加有用与可行。 7,评价报告撰写提纲 P81 8,评价的基本方法P84_P97
9,指标体系的定案成文(判断)P118 10,个别谈话P146
11,每个幼儿教育协会(NAEYC)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