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论文巧为习作搭建支架_人教版新课标》,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论文-巧为习作搭建支架人教版新课标
前段时间,在上师大有幸聆听了倪文锦教授所讲的“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学习支架”,讲座中谈及育英老师针对《监考老师》这篇习作提出了六个问题,使这篇文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深深地被这“六个问题”的魔力所震撼,决心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回到学校,我将这种方法先在儿子身上作了第一次尝试。儿子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在他的字典里还没有“作文”这两个字,或者说还没有作文的概念。但我坚信倪教授所说之法定会行之有效。为此我抓住一次儿子飞飞机的事,让他口述,我当临时秘书,把他所说的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不添加,不删减,不提示。
内容是这样的:“先是爸爸在飞飞机,然后是我飞,爸爸叫我在外面去飞,然后我飞着飞着就飞高了,飞过了屋顶,然后我跑过去找,然后爸爸也来找飞机,然后爸爸回去了,然后婆婆也来帮我找,结果没有找到。”
其实,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而言,能说到八十来个字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他并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但是我仍然大胆地进行尝试,针对这篇所谓的习作,模仿育英老师的那六个问题,也提出了六个问题引导儿子:1.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包括颜色、大小,形状、构成)? 2.飞机是怎样在空中飞行的?爸爸飞的时候是怎样操作的?有没有讲解飞行的技巧和方法呢?3.看着爸爸飞飞机时心情怎样?想什么了?4.从爸爸手中拿过飞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5.接过飞机后,你是怎么飞的?结果如何?6.在小区的空地上你是怎么飞的?结果如何?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以上问题,儿子一一进行了回答,我也一一进行了记录,然后将所回答的六个问题进行了整合,就形成了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了。
我飞丢了飞机
上面部分是螺旋桨,下面是一只圆圆的愤怒小鸟,这架飞机是红色的,像拳头一样大。
爸爸把飞机放在手里,不知道怎么弄的,飞机就飞上了天空。飞机的螺旋桨在不停地转转转,发出“呼呼呼”的响声。后来,它快落下来的时候,爸爸用手靠近飞机的下面,飞机就又飞上去了。
当我看到飞机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非常兴奋,心想:这架飞机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呢?真想自己拿来飞一飞。
于是,我从爸爸手中拿过了飞机,心里高兴极了,心想:今天一定要好好地玩一玩,玩个够,玩个痛快。
接过飞机后,我右手抓着遥控器,左手拿着飞机,轻轻一按遥控器上的按钮,飞机就飞上去了。但飞得很低,当它靠近墙壁的时候,我按了一下按钮,飞机就落下来了,差点摔坏了。
爸爸叫我到外面去,然后我就拿着飞机和遥控器跑到外面的空地上去飞。刚开始还有些不敢,但在爸爸的鼓励之下,就放开胆子开始飞了。
当飞机飞上天的时候,我就用手去摸一下它,然后它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后来我使劲按了一下遥控器,结果失灵了,飞机就飞过了屋顶。这时,我赶紧跑到14栋楼那边去找飞机,可飞机已经不见了。我很不高兴,希望会有奇迹发生,希望飞机能突然出现„„
结果,飞机没有找到,奇迹也一直没有发生!
飞机出现的奇迹没有发生,但习作教学的奇迹发生了。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由原本只能说八十来个字,经过六个问题的引导,写成了一篇五百字左右的作文。这两个数字的变化,不仅是一种量变,更是一种质变。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中进行问题支架的设计,可以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习作教学中,教师只要长期进行问题支架的强化训练,学生就可以“模仿”“体验”“实践”“内化”支架所蕴涵的写作策略与方法,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v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