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欢迎阅读!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混凝土拌制要求
本工程所用砼的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搅拌时的上料计量和控制、出机温度和运输过程的保温以及保证砼的入模温度等问题,都需要与砼搅拌站提前提出要求,并派专门施工员到搅拌站进行监控。施工中及时通知拌和站共同掌握好砼的各项性能,做好砼的冬季施工工作,对冠梁和砼支撑在冬期施工涉及的混凝土均掺入防冻剂。 (1)、砼配合比的要求:为了尽快提高砼强度的增长速度,应对砼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并掺加JW-3早强防冻剂。配合比改变必须事先试配合格方可使用。砼掺加早强、抗冻复合外加剂(抗冻性能达到-25℃,但最佳效果为-15℃),一是为了提高砼在覆盖保温阶段的早期强度,尽快达到砼的受冻临界强度和拆模需要的强度,二是防止突然降温时砼受冻,三是为了使砼在撤除保温以后强度能够继续增长。 (2)、砼原材料要求:砼配比中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水泥用量 不少于300Kg/m3等要求。水灰比不应大于0.60并加入早强剂。并要求搅拌站对砼原材料进行加热,并采取温水搅拌等有力措施防止砼热量散失过快及表面冻结等现象。保证砼运送到工地的出罐温度在15℃以上,从而保证砼的入模温度控制在6℃以上,并掺加抗冻性能达到-25℃的抗冻剂。保证水灰比不大于0.6,从拌和水中扣除由骨料及防冻剂溶液中带入的水分。为了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混凝土的运输
砼出站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提前研究好高峰期混凝土的运输路线,因堵车或其他原因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禁止运送工地。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对运输用罐车、现场泵车应采取包裹保温材料,尽量减少运输过程热损失,保证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一般每小时温度降低不宜超过5—6℃,对商砼站要求如下几点: A、要求搅拌站原材料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的出罐温度在15℃以上,从而
B、混凝土掺加的防冻剂应为非早强性或少早强组分(规定抗冻为-25℃),以降低混凝土的液相冰点,提高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防止突然降温时混凝土受冻,以便使混凝土在撤除保温以后强度能够继续增长。
C、当环境温度在-5℃时,热水锅炉的水温温度控制在60℃以内,当环境温度在-10℃时,热水锅炉的水温温度控制在70℃以内,当环境温度在-15℃时,热水锅炉的水温温度控制在75℃以内,一定不能超过75℃。
3、混凝土各类防冻剂、外加剂的选用原则
防冻剂应选用地铁公司准入的产品,混凝土施工采用规定温度为-15℃的防冻剂,可以在最低温度-20℃以上使用。另要求产品中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低、不含氨,对钢筋无锈蚀;对各种水泥的适应性好,混凝土耐久性好,具有防冻、减水、塑化、坍落度损失小等优点,且尽量选用商品混凝土站应用有成熟经验的产品。对于本工程混凝土外加剂选择应注意以下事项: (1)、混凝土严禁采用含氯配置的早强剂及早强型减水剂或掺有氯盐组分的防冻剂; (2)、应优先采用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的防冻剂; (3)、采用复合型防冻剂应以防冻组分复合引气、减水等组分的外加剂,早强组分应尽量少或无早强组分; (4)、严禁采用含硝氨、尿素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防冻剂; (5)、冬季施工之前,搅拌站应提供防冻剂的产品合格证书和品质检测报告,以及进场质量检查报告,报我方批准后方可使用
4、砼浇筑
(1)、砼浇筑前,要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垢。 (2)、砼施工缝处浇灌前应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润湿冲洗干净,待已浇筑好砼强度达1.2Mpa时才可在其上铺一层与砼内砂浆成份相同的砂浆一层后继续浇筑砼。浇筑完成后,梁、路面铺盖全部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温覆盖后,上方用厚毡毯二次覆盖,确保混凝土不会受冻。 (3)、其它砼浇筑技术及要求与本工程砼施工方案要求相同。
5、砼负温养护
(1)、测温人员的培训
测温人员培训,主要通过学习各种测温方法,明确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提高测温人员的责任心。测温人员必须做到:
1)每天记录大气温度,并报告项目负责人和实验室、工程部。 2)准确记录混凝土到现场的出罐温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绘制测温孔分布图及编号。按规定测量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升温、降温过程的混凝土温度和大气温度。
4)做好测温记录的填写和整理工作。
①温度控制:通过用温度计现场进行实际测温,并形成测温记录表,砼的入模温度控制在6℃以上;砼浇筑后的起始养护温度不低于5℃,若达不到以上温度,则要通知商砼站提高养护砂子、碎石、河石的预热温度以满足要求,但搅拌水温不能高于75℃。
②砼浇筑后应立即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双层厚毡毯保温。使混凝土由搅拌时所携带的余热及水泥的水化热不致骤然散失,同时也防止水份量散失,从而能蓄热而维持正温条件进行养护。并根据气温情况增加毡毯厚度加以保温。塑料薄膜之间及厚毡毯之间相互搭接200mm。
6、砼的拆模条件
(1)、当混凝土冷却到5℃,且超过临界强度并满足常温混凝土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混凝土温度通过事先埋设测温孔,并通过温度计来测定)。当如因进度需要拆模,而砼尚未达临界强度,但砼必须降温至5℃并达到1.2 Mpa,此时拆模要迅速,并立即覆盖阻燃草帘子保温至达到临界强度,必须保证砼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得超过15℃。 (2)、混凝土测温孔的留置方法
测温孔一般选择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容易遭冻结的部位,本工程侧墙及板中部设测温孔,纵向间距为25米,测温孔采用预埋空芯φ10PVC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为250mm,外露50mm,PVC管在合模前采用铁丝与相应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管位置偏移。(管两端均进行封闭,其中朝外一端采用胶带封闭,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堵塞PVC管)。 (3)、测温方法和要求
本工程采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方法。
测温时按测孔编号顺序进行,测温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min,然后迅速从孔内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入测温记录表,同时用保温材料将测温孔按原样覆盖好。
本工程混凝土掺加了早强防冻剂,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前(4MPa,临界强度以现场同条件试块强度为准。),每隔2小时测温一次,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小时测温一次。
现场测温安排
测温项目 砼养护温度
4MPa后
大气温度 工作环境温度 砼、砂浆出罐温度 砼入模温度
昼夜4次 昼夜4次 每昼夜3次 每工作班2次
每6h一次
2:00、8:00、14:00、20:00各一次
7:00、15:00、21:00各一次
开盘各一次
测温条件 4MPa前
测温次数 昼夜12次
测温时间
每2h一次(根据浇筑砼时间)
测温人员应随时注意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如果发现混凝土的温度过高过低或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内外温差大于25度),应及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质量。
7、安全与防火
(1)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大雪后必须将基坑内外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基坑支护,如有松动现象应及时处理。 (2)施工如接触汽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 (3)使用氯化钙、漂白粉时要防止腐蚀皮肤;
(4)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5)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设专人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