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紫云:平淡的日子也泛着光》,欢迎阅读!

陈紫云:平淡的日子也泛着光
作者:暂无
来源:《尚舞》 2021年第4期
本刊记者 / 赵晴川
福建省龙岩市民办教育联盟的骨干常常到各教培机构明察暗访,以此检查基层的服务工作是否落实。一天放学时,恰巧下起了倾盆大雨,佳艺体育舞蹈培训学校的老师们撑着伞,焦急地把学生们一个个护送到家长身边。迎来送往中,一个湿透半身衣衫却全然不顾的身影格外显眼。骨干向主席赖斌勇反映:“这位老师请您一定重用。”赖斌勇看了看照片,神情意味深长,又像是不出所料:“说明我在20几年前就很有眼光,这位是我的爱人陈紫云。”
拓荒
上世纪90年代,刚从学校毕业的陈紫云被分配到国营企业担任幼儿教师,同期进入龙岩市总工会艺术团,是单位宣传队的台柱子。因为共同的爱好,她与爱人赖斌勇相识、相知、相恋。陈紫云在高中时接触中国舞,对体育舞蹈其实没有概念,只是时常在电视上看见外国人跳,觉得很时髦,很漂亮。
在赖斌勇的带领下,她逐渐打开认知的大门,竟发觉自己慢慢“上手”了。“我先生是福建省最早接触体育舞蹈的那批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学习了。”有着起步早的优势,陈紫云与赖斌勇便开始乘胜追击,不仅参加福建省、全国华东六省的各种比赛,还常常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习。
陈紫云透露到,当初因为学习舞蹈,常常请假外出参赛,自己负担很大开销,曾一度被双方父母反对。跳舞能当饭吃吗?这不是不务正业吗?在种种质疑声中,他们并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直到陈紫云和赖斌勇通过比赛取得名次,获了奖,登了报,被福建省电视台做了专题采访,市宣传部和工会纷纷给予肯定和表扬,父母这关才算是过了。原来,跳舞也可以很“正经”。
作为福建省的第一批职业选手;作为龙岩市最早接触体育舞蹈,为数不多到现在依然从事体育舞蹈的人,陈紫云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把爱好作为毕生的事业,但既然选择开始,就绝不停下脚步。
1999年,夫妻二人合力创办佳艺体育舞蹈培训学校,成为龙岩市体育舞蹈的拓荒者,最早将少儿拉丁引入这片“贫瘠”的土地。
播种
目前,佳艺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多年来代表龙岩市外出参赛,获得许多荣誉,培育出5个福建省青少年省队队员和4个福建省“小舞王”。大大小小的6个校区秉持着共同的教育理念:学舞先做人。
陈紫云认为,作为播种者,既然下定决心从事这一职业,就要让它在龙岩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996年刚开始教授少儿拉丁时,学校还没成立,我们靠租借场地进行教学。那时家长们最常问的问题是,两个孩子在一起跳舞会不会早恋?”面对质疑声,陈紫云想通过事实和自身努力让家长们有所改观。
成立第一个校区后,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孩子们就在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收获了无数赞赏,越来越多的孩子因舞蹈受益,家长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开化。“目前为止,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已经有数万人,没有一个因为跳舞而早恋。家长们确实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
期间,看到一些“好苗子”中途放弃舞蹈,陈紫云会感到惋惜。在她看来,引导同推广工作一样重要。推广好,就会有更多人了解;引导好,就会有更多人坚持。“我在教学中比较温柔,孩子喜欢我的课,就不会产生恐惧和抵触。而且,有亲和力的授课方式同样可以控制课堂纪律。”
对话中,赖斌勇时常在旁边补充:“陈老师上课太有耐心了,孩子一个动作做不好,她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讲,不求回报地拖堂。有一次家长等了一个小时有点着急了,就给陈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结果孩子自己都不愿意下课。不播种,又怎么会有收获呢?”
在夫妻二人看来,推广、传播体育舞蹈,为孩子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专业人才,是最大的责任。
耕耘
如何让体育舞蹈在龙岩市生根?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成立协会是大势所趋,也是夫妻二人作为龙岩市体育舞蹈带头人的职责所在。尽管成立协会颇费周折,但在他们的坚持与努力下,协会成立7年来,每年都精心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最大的是“福建省友好城市邀请赛”和“龙岩市体育舞蹈锦标赛”。2020年,协会紧跟“体教融合”的大趋势,与龙岩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龙岩市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为更好地推广体育舞蹈,协会每月还定期开设会员免费提升课程。
作为福建省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副秘书长、龙岩市体育舞蹈协会秘书长,陈紫云把“二把手”做到了无可挑剔。“我们时刻响应号召,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去年疫情比较严重时,协会组织会员捐款,我和先生都带头捐。”
2018年,佳艺体育舞蹈培训学校首次将家庭教育引入到日常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孩子和家长,赖斌勇更是考取了“家庭教育成长师”资格证。从20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孩子的成长与原生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夫妻二人希望孩子在学校不仅拥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好整体素质。他们从未满足现状,而是更加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只有孩子全面发展,走向社会才具备竞争力。
陈紫云坦言,作为教育者也会迷茫。最开始办校时,她很担心孩子未来的出路,当初没有那么多体育舞蹈类专业院校,孩子在三、四线城市,消息也不灵通,很多家长都在中途放弃了。“我们真心希望孩子能通过更好的平台,拥有更光明的前途。好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信息平台多了,送上专业院校的孩子也多了,我们的办学信心十足,方向也更明确了。”
收获
2019年,佳艺体育舞蹈培训学校20岁了,一位曾经的学员特地从上海市赶回来参加周年庆典。这是陈紫云常常挂在嘴边的范例:“他从初中开始学习体育舞蹈,一直坚持到高中,我们引导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现在他毕业很多年了,在上海做老师,发展得很好,曾经还跳到中国职业组前8。”提到培养出的优秀学员,陈紫云的话比平时多了很多,湖北省体育舞蹈学校、广州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话语间流露着欣慰和自豪。
一路风风雨雨,甘苦与共,在旁人看来,陈紫云和赖斌勇是最般配的夫妻,正是因为二人的携手相持,才有了现在的收获。他们的孩子也延续了父母对于体育舞蹈的热爱,现就读于广州体育学院。
面对未来,陈紫云想坚持做好品牌,走出去与大城市接轨。“我们毕竟在山区,体育氛围同大城市相比较为薄弱,把优质师资引进来也相对困难,所以要多学习、多交流。”目前,严小玲(福建省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正带头筹办省内的体育舞蹈专业学校,陈紫云坦言这将会为县市的培训机构带来福音。“从事教培行业,就要为孩子考虑未来,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平台。”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陈紫云和赖斌勇有信心将体育舞蹈这个项目坚守到底,用他们的话来说:“只要我们还能动,就一定把体育舞蹈跳下去、教下去。”
目送一批批学员学成离开,迎接新学员慕名而来,陈紫云和赖斌勇用爱培育沃土,用责任铸造枝干。那已经成熟的累累硕果,在看似平淡的日子里,闪耀着金色的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8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