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制度

2022-10-17 10:0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管理制度,完善,进一步,工资,如何
如何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制度

工资管理经历了手工操作、半自动化管理、审批发放分开到审批发放数据化、一体化等阶段,从xx年起又实行了部份单位的工资统发。而工资管理的模式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审批与发放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要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工资管理水平,保证统发工资的准确性及时性,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制度

一、现行工资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各种类型单位的工资结构复杂,分类不够清晰。单位类型多,人员情况复杂。总体来说单位可分两大类,一是机关单位,一是事业单位。但机关单位中有党委部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等;有参照公务管理的,有依公务管理的;有财政全额拨款的,有差额拨款的;有统发的,有非统发的。类型多,给工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个人、单位及审批、发放机关的责任不清。统发工资后,每月的工资数据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补这补那的情况。因工资办理过程中存在程序、时限的不确定性,单位即使没有按时办理工资,也没有负什么责任,最多给补发就是了。

3、工资审批与工资发放脱节,缺乏协调。工资审批与财政发放存在脱节的现象,人事部门只管审批,财政部门只管发放,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审批部


门不清楚整个人员的工资情况,每月发放的情况,扣减情况;发放部门自行设置一套发放程序,自行扣减一些项目的工资,迟发早发有很大的随意性,相互间缺乏协调。

二、如何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制度

1、理顺各类型单位的性质。严格按照编制部门审定的机关单位的性质,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定性各类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中要严格区分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筹单位。不要同一个单位既有全额领财政工资的人员又有领部分财政工资的人员及自筹资金发放工资的人员。

2、理顺各类人员的身份。公务管理单位及参、依照公务管理单位的人员除公务员外,就是工勤人员,不应存在执行事业工资的人员。同样,退休人员跟在职人员一样一种是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一种是执行工人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中,特别是改制单位,原来是机关单位的,现改为事业单位,改制前退休的人员是执行行政工资的,改制后应及时办理工资改制手续。

3、明确工资办理过程中的责任。工资统发要求工资数据有较高的准确性。工资统发数据的准确性来自工资审批的准确性。要及时报送每月的工资数据,便于财政部门核对并及时发放工资,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补发工资。必须做到工资审批及时准确,讲求时效性。

4、互相协调,建立工资审批与发放的监督机制。人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eq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