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职后差异化培训探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教师职后差异化培训探究
作者:乔全龙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4期
摘要: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逐渐被重视。随着时代的前进、知识的更新及信息的增加,教师不仅需要职前培养,还需要职后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一种要求。
关键词:幼儿教师;差异化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院校根据当地需要重视起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由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培训模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尤其县、乡一级专业幼儿教师的数量不足、综合素质较差,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随着《国十条》的颁布和近几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计划的实施,社区、企业、乡镇、村办幼儿园逐渐增多,幼教师资更加供不应求,导致基层幼儿园非专业人员从教者增多。乡镇幼儿教师和转岗教师亟待培训,民办园幼儿教师的素质令人担忧,幼教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对职后幼教师资的培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正是由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分别处于不同层面(村级、乡镇、区县、市级)、不同层次(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及幼师培训班结业等)、不同阶段(新教师、带班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职后培训的内容、广度、深度也不尽相同,这对幼教师资培训模式尤其是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培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调查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
通过对担任我省幼儿园师资培训的一些主要单位展开社会调查,调查幼教师资职后培训的开展情况,从诸如组织方式、时间安排、人员结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并对培训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做好基础。 二、研究提高幼儿教师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方法
所谓培训的针对性,就是教师缺少什么或者需要什么,培训中就提供什么;所谓培训的有效性,就是看教师通过这次培训,到底获得了哪些切切实实的提高。培训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专家、名师在培训中的主导作用,还要关注培训的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如他们目前的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水平,他们目前的困惑以及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等等。培训形式要增强专家名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尽量减少只有听讲座式的单向灌输。考核评价形式也要分层分级,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探索不同层次幼教师资培训的模式
针对的幼儿园师资队伍职后培训中“一刀切”的状况,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根据需求分析确立培训主题,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效果反思等系列有效措施,设计相应培训方案,制定相应的标准,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采取与实际相符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内容的聚焦度,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加强过程性评价,强化培训后的监控指导,开发培训资源库,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体系,建立分类、分段培训模式,确立职后培训课程建设,形成适用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模式方略。
四、攻克培训环节里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职后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基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师范院校负责,由于培训者均是院校老师,对基层幼儿园的情况缺乏了解,其广度和深度不能满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教师统一接受相同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缺乏规范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效果多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另一种是由行政主管单位负责组织,较多的只是考虑当前的形式和任务,请专家搞场讲座,主观随意性大,缺乏长期系统的课程设置规划。通识培训课程较多,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老师开设的课程较少,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忽视培训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功利化倾向突出,偏重培训的经济效益,难以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总之,科学的培训模式,不仅可以使老师们及时有效地补充新的知识,学习先进的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为推进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共同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参考文献:
[1]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刘冬.课程教育研究. [2]幼儿教师基本功达标与提升的培训策略[J].王婉莹.辽宁教育. [3]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现状与改进研究[J].张文桂.教育评论. 课题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A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