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欢迎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创新三法”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具备的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必成为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
笔者正是在当前这一形势下同,提出“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创新三法”这一课题的,下面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思想、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果。国际教育家Douglas Brown 曾为英语教学这样下定义:“Teaching is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我国唐朝著名学者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写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都对教师的地们,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即教师是“传道者,引路灯,促进者”。因上教师要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学,去感悟。当然这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激励下的主动学习才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
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或彼此回答其他组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最突出的好处有两个方面:首先,可以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增强了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其次适用面广,无论是Warming-up、Speaking 还是Reading Comprehension,均可采用这种方法,而且通过大量的问题不但可促进学生对该单元整体内容的掌握,而且对其如何导入该单元的话题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但是,由于自问自答本
身存在着局限性,往往会导致教师对学生自问自答结果很难进行全面的补充和集体评论。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缺陷进行适当的改进。笔者把这一方式的过程概括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分组回答——归纳总结。
2.分、合讨论式
讨论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色是:通过分合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由于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因此,这对不同学生思维能力的相互整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方式的教学过程可按下列流程进行:创造教学情景——提出细节问题——分、合进行讨论——进行概括总结。
3.面谈式
面谈式也称之为interview,即采访式。它是一种两人之间或多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一问一答的交谈方式。问者可以在不断地向对方提问的同时,也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同步加工处理;而答者则要在听清,听懂对方提出问题的前提下,积极思考,快速反应,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问者与答者在一问一答的过程 既可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面谈式的教学程序为:创设教学情景——提出相关问题——回答相关问题——加工总结。
二、让学生研读教材,提前备课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及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较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方式:教师备课——教师上课——学生听课——课后题海练习——教师评价。这样难免会使学生养成一种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因此,这种相对消极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型势下的英语教学。为此,笔者认为应该转变观念、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前研讨教材,进行自我备课,搜寻资料,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真正积极主动地从整体上地把教材之间的内部联系又可以较好地
掌握每一单元的知识脉络,当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下列过程进行课前备课:备教材的主线;备语篇的结构;备重点词汇;备重点句型;备疑、难点。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备课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沟通,互相交流。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每一单元中心话题、重要知识点,又可以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师生互相换位,让学生讲台试教
高中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夯实基础,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推动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此师生相互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试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它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好处:⑴可以使学生把课前预习的东西真正落到实处;⑵可以真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重、难点;⑶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推断的能力;⑷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⑸可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⑹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索。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走上讲台上课时,务必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且教师对学生上的课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和补充。通过教师的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可以及时纠正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去感悟英语的奥妙。
通过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创新三法”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了教材、教法和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从根本上全面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过程,为中学英语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开辟了一块全新的园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