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时间管理 小报资料》,欢迎阅读!

时间管理的意义
严格来说,我们并不能去管理时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管理我们自己。 时间管理的原则 一、一点原则
——以「目标导向」取代「行动导向」,进而建立人生规划
依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规划未来的人生,建立长程、中程、短程的生活目标,依目标安排各种活动。如喜爱悠闲的生活方式,与家人、朋友相聚使你快乐,难以取舍,则就应派入时间管理。目标设定需要遵循可实现、可衡量、有完成的期限、具体的、合理的五项原则。 二、两点注意
(一)保持弹性,才能长久
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比预估的时间要稍稍宽裕些。可以在两三项任务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是留作被干扰以后的调节时间。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到20分钟比较合适。不留弹性时间,则会把计划打乱,手忙脚乱,也会增加时间管理的挫败感。 (二)逐步养成,习惯成自然
时间管理也是一种习惯,刚开始需要花费很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来精心管理时间,及时监督时间利用情况,需要一步步的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时间管理需要逐步养成,日积月累。让有效的利用和安排时间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成为自己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不需要占用我们更多的精力。 三、三个步骤
列出任务清单→排出优先次序→执行 心理学家布利斯将工作分为四种,(1)重要而且紧急,(2)重要但不紧急,(3)紧急,但不重要,(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此分类法可提供排序优先次序之参考,然而每个人可依自己的价值观而有不同的标准。 四、四条法则 (一)80/20法则:「任何群体中或群体的重要成分,通常只是该群全部成分中的极少部分。」一天中只要完成20%的任务,既能达到80%的重要性效果。
(二)100/20法则:在评估所需时间时,加是20%的弹性空间,如一件事预估四个小时可完成,不妨加上50分钟的预备时间,免得错失或延误了下一件事。
(三)一粒沙法则:一次做一件事,犹如沙漏里一次通过一粒沙。不要将心力分散与大多事情上,降低效率徒增烦恼。 (四)派金森法则:「事情总会拖延到期限的最后一天才完成」。我们最好为自己的每件事都定下期限,并尽量依循。自设的期限可以给自己点压力,多数人在稍微有点压力的情况下表现较好。 五、五点建议
(一)晚上睡前,列出隔日应做的事,并依重要性排序。
(二)将书桌收拾干净,计划表和当天要做的事放在桌子中央。
(三)善用零碎的时间。等车、如等人时可以思考、看书、记忆英文单字、做计划等(可随身携带小册子或纸笔)。尽量找办事方便、不用久候的时刻。如提早30分钟上学、错过高峰再去吃午饭。
(四)将大计划分为几个小步骤,逐一完成。运用自我奖励及伙伴鼓励。 (五)时时提醒自己,目前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达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y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