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优秀教案

2023-04-30 22: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物象,手绘,视角,线条
2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课题内容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造型·表

本课是《手绘线条图像》系列之一,是《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生活和美

教材分析 术创作中的多视角表达,初步了解“多视图”对于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意义和

作用,学习识别物象三维信息,并能运用手绘线条。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区分表现与表达。 学生在七年级上、下册都有过关于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学习,对其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尤其是在学习了物象立体表达后,已经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是继续围绕“表达”展开学习,学生兴趣浓,这是很好的学习契机,所

以课中的练习尽可能的选择生活中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物体去表达,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表达。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物象多视角表达,知道什么是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立体视图。了解两种基本表达方法: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感受物象多视角表达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回忆和分析讨论图例,使学生关注理解

教学目标 生活中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运用,再通过循序渐进的、反复联想式的表达

练习,逐步掌握观察方法,平面和立体的两种表达方法。

3)情感与价值:通过对生活、设计中多视角表达的关注,认识学习多视角表达知识的意义。感受用手绘线条图像进行交流与表达的乐趣。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用所学知识合计、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主要方法是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能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解示范法、问题引导法为主 学习方法 观察法、实践法、分析交流法为主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课件

铅笔,美术本,教材

猜想导课

3

新课学习 12

实践练 20

小结评价

5




手绘线条图象----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表达方法:平面图表达法、立体图表达法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

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师生问好。

2、猜猜他是谁——教师请一位同学背对学生,猜猜他是谁? 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猜出/猜不出? 3、教师小结:是因为我们对她很熟悉/不熟悉,多几个视角就观察清楚了。 4、(导入新课)教师小结:我们要想清楚了了解一个对象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分析,我们这节课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

学生活动

环节设计





学生观察,猜想,说出姓名。 从贴近生活学生分析说出原因。 的物品入 手,容易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



学生观看,欣赏,

1.欣赏教材图例——多视角表达

感受。

2.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继续举说出

学生思考,回忆,

生活中的类似的例子。

试说例子。(例如: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理发,试衣服,买

“默默”的为我们带来着便利。

书包等)

3.观察体验——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



学习用品,如笔袋、书包、书和笔等,

学生观察,分析,表述

将他的前面、侧面、背面多角度让学生



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



学生说出物体的各部分特征、结构关



系。



启发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交流,感受生活中多视角表达的例子的作用。为下一环节打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d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