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隔代家长的“育儿兵法”》,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隔代家长的“育儿兵法”
饭桌上摆放着青菜、红烧肉和鲫鱼豆腐汤。萌萌的筷子却专夹红烧肉。“萌萌都快成小胖墩了,要多吃青菜。”妈妈将青菜夹到萌萌碗里,谁知她嘟起小嘴,把碗一搁,两道眼泪流了下来。奶奶开始心软,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萌萌碗里。妈妈却“寸步不让”,从萌萌碗里夹起那块肉,放进自己嘴里。“哇……”萌萌放声大哭,奶奶又夹起第二块肉放进萌萌碗里……
在一些有三代人的家庭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奇怪。如今,年轻父母的工作压力很大,代际育儿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长宁区0-3岁社区婴儿素质优化项目 幼儿
对家庭代际养育实验的调查表明,长宁区代际养育比例已达90.5%。针对祖父母在抚养子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虹桥街精心设计了“祖父母教室”,周家桥街开设了“新元素”替代家长学校。通过一系列专题讲座、游戏培训等活动,旨在提高祖父母的另类养育水平,鼓励他们努力成为快乐、开明、开明的祖父母。
在照料孩子方面,祖辈具有时间和经验上的优势,但在养育观念和方法上很难摆脱传统。调研发现,44.4%的祖辈家长“不擅长”与孩子做游戏。60%左右的祖辈家长对孩子体格发育、营养喂养和心智发育等方面科学知识的掌握都处于“不了解”和“基本了解”水平。“祖辈家长课堂”主讲嘉宾之一、家庭教育专家乐善耀教授认为,隔代教育中常出现对孩子过度限制或保护,迁就溺爱等,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甚至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所以,隔代育儿观念有待更新。
通过培训和学习,许多祖父母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一起玩各种家庭游戏。香港资深亲子教育专家桑吕敏妮被祖父母亲切地称为“魔法老师”。在她的解释和指导下,普通的衣夹、杯子、废报纸甚至我们的手都成了与孩子们互动游戏的最佳“玩具”。一位祖父讲述了他的经历。在过去,他只会做鬼脸来取笑他的孙子。现在他的伎俩大为增加。有时他唱儿歌,玩“小兔子”,有时他做折纸,戴帽子。他和孙子玩得很开心。
虹梅居委会居民黄晓虹说,她母亲接受培训后,将学到的育婴营养保健、智力开发知识都运用到了对小宝的日常教养中。这位活学活用的外婆不仅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更重视给宝宝喂饭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每当帮小宝喂饱饭后,总要表扬小宝,小宝就会很开心地拍手。三岁的小宝脾气倔,胆子小,有点小小的“叛逆”。外婆尝试用目标激励法改变小宝的一些习惯。全家准备了一张“小宝光荣榜”,小宝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奖励一朵小红花,等他集满10朵,奖给他一辆最爱的小车子。这一招很管用,平时小宝最不乐意做的事洗头发,现在每天主动要求去做。
一位住在虹桥新城的祖母说,她4岁的孙女长得很快,穿了几次新衣服后,她把新衣服放在盒子底部,而她的儿媳则为她最喜欢的孙女买了很多新衣服。这两个人经常为这件事争吵。调查显示,代际交往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教育方式、饮食、衣着和教育内容上。乐
善耀认为,代际教育不能取代父母教育。祖父母应该在第三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合理定位,扮演一个称职的配角,避免错位和越位。
王大伯原来与儿子就孙子的教养观念经常产生分歧,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听了课后,王大伯主动找儿子、儿媳沟通,心平气和地共同探讨科学教养的方法。一位祖母说,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会让孩子有空子可钻,以后教育就会更困难,所以要与子女站在同一“阵线”。一位外公提出,老人只能帮忙养育,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主要责任还是应该由父母担起,父母工作再忙,也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因为年轻人知识观念都比较新,对孩子成长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