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好普通话对师范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好普通话对师范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律 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6期
摘要: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教师用于教学及教育的语言。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说好普通话是必备的技能之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师范类院校应借助学校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环境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普通话 师范生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232-01
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推广普通话”的任务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8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中又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的教办[1991]522号文件规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这门课程被定名为教师口语课。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教委、和广电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并颁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师范生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由此可见,普通话在师范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最终将普通话定义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大学生学习普通话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吐字清晰,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关注。说好普通话就变得尤为重要,是一个人是学业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双重体现。
目前,各高校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师范院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必须通过二级乙等,因此对于普通话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有些学生因为找不到恰当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普通话水平比较困难。有的毕业生由于普通话讲得不好,在择业时遭到拒绝,从而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无法展示自身的才华。通过这种制度,加强了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因此对于师范生来说,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已经迫在眉睫。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如果自己的母语表达都出现问题的话,在向学生传道、授业的时信息的传递具有不确定性。不管是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还是从对教师的要求来说,说好普通话非常重要。 学习普通话是一项长期任务,学好普通话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练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学习,重视课堂教学,营造普通话氛围。无论哪一门知识的学习,必须依托一门课程,科学、有序地进行。师范生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阵地就是教师口语课。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普通话语音训练着重讲授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能力。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际和教育教学的训练过程。众所周知,环境对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掌握正确的发音,培养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将有利于更快地学好普通话。其次,通过网络来弥补课堂学习普通话的时间不足的缺陷。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普通话的空间和平台,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寻找到许多普通话训练的资料,其中包括语音资料和文字资料。这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巩固。教师口语课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训练的,但课堂时间很有限,不可能每位同学都有充足的训练时间。所以,充分利用网上学习园地,加强课后的普通话训练,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与普通话有关的各项活动,从活动中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师范院校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外,还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等辅助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旨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和综合素质。
当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和商品流通,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普通话是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前提与人沟通是每个人行走于社会的必修课,标准的普通话是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近期,陕西发布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在用人单位对考察应聘者能力的10项重要因素中,沟通协调能力占该比重的25.6%。其他九项因素所占比例均小于沟通协调能力,从中可看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是用人单位主要考察的因素。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师范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方法,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从而使得这个群体得到理性的升华,适应客体的要求,这就是对师范生今后就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唐健雄、王晖:河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伽,石家庄:河北省教育出版社,2004 [3]西部网:陕西人才中心发布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EB/OL],[2009-02-17],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9-02/17/content_1805263.Htm,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3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