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度文库精品文档-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总结3篇》,欢迎阅读!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总结3篇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总结第1篇 我区2014年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个,即社区。是我区2014省级文化民生工程任务之一。在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过程中,已经配置了投影仪、电视机和4台电脑的基础上,今年,我区通过政府采购,为各镇街采购了电脑6台、服务器1台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建设资金为每个点5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工作,为把民生工程顺利建成为民所用的惠民工程,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文化科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程意义、实施内容、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2、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我局于四月份即开始了各项筹备工作,深入各地实地察看,落实了项目地点;对照上级文件要求,走访市场,了解各项设备配置,逐项遴选电子阅览室内设备,于7月初完成了各项设备的招投标工作。8月初完成了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在供货商的供货、安装过程中,我局安排专人进行质量跟踪;确保工程质量。期间,我局还多次会同区民生办组成督查组对各项目点进行了督促检查,对于存在少数镇、街道电子阅览室内环境不好,电脑设备改作办公设备的现象进行了及时整改。 3、加强宣传、发挥作用
为真正发挥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民生工程作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各镇街文化站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意义和服务项目,使公共电子阅览室真正建成群众满意工程。 4、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在建成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抓好各项服务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各种设备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宣传,切实提高文化民生工程的群众知晓率,提高文化民生工程的使用率,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带来便利。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总结第2篇 过去的这一年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一方面继续坚持做好高效率、高质量的常规服务,另一方面,围绕电子阅览室的硬件维护、修理和资源整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常规服务常抓不懈
电子阅览室目前技术服务和参考咨询四个部门,在2010年里,电子阅览室继续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理念,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各部门克服搬迁工作的诸多困难,确保电子阅览室整体服务高标准、持续稳步地运行。 1、采访编目工作
在本年度采编部采访工作克服了办公室搬迁、网络时断时续等困难,坚持按照计划执行合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年度完成约2.2万种印刷本中文图书的采购;完成100万码洋中文纸质图书的招标工作;执行合同约100万码洋;完成所有印刷性文献的验收、加工、入库以及对账、核账、结账、报表等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对汇文系统采访模块、编目模块的数据进行维护,整理索书号,规范新旧图书的MARC数据,及时更新采访与编目模块数据,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准确、规范、有序。 2、流通服务工作
流通服务部是电子阅览室的窗口,在新馆搬迁前后的工作体系中任务也最重。2010年,部门和电子阅览室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确保了流通服务部的借还服务、阅览室学习环境与卫生保洁、纸质资源分布、库房书架摆放、毕业生离校审核、学生兼职管理员的组织等常规
工作,基本上没有受到搬迁工作的影响,为学院全体读者最大可能地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3、技术服务工作
技术服务部是电子阅览室的技术保障和数字资源建设部门。全年超星数据库访问25061次、下载23304次,CNKI数据库下载76420次,完成4544名新生证书注册和3861毕业生证书的注销工作。在做好全馆日常工作技术保障、管理和维护电子阅览室的正常运行、完成电子阅览室数字资源规划与建设等本职工作外,本年度里,部门全体员工全面参与了电子阅览室的搬迁和新馆建设工作,下半年部门自主建设了电子阅览室的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室,主导建设了400机位的新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特藏室和数字资源库。 4、参考咨询部工作
在常规信息咨询工作方面,部门咨询员综合采用了QQ、EMAIL、手机短信、网上在线咨询等形式,本年度先后为师生答疑解惑150余次,咨询服务基本上做到了全天候不间断答疑。在文献服务方面,部门继续坚持以文献代查、文献传递、上门推送为主要形式的定题定人咨询服务工作,先后对学院各个系部和行政部门完成了五轮的全面走访。在文献使用培训服务方面,广泛宣传电子阅览室各种数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年度先后对各类读者开展了20余次培训,直接培训读者约400余人次。期刊管理工作稳步开展,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期刊目前已经做到现刊、过刊、报刊集中管理,阅览室学习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二、搬迁工作稳步有序、组织严密、进展顺利
电子阅览室搬迁工作是2010年常规工作之外的重中之重工作,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上半年工作重点是结合新馆大楼土建收尾工作的进度,对新馆的书库、流通阅览室、办公室、电子阅览室等空间的布局规划,完成各种硬件设施、设备采购前的考察、分析、论证、标书制作等技术性工作。6月下旬,在尽可能不影响正常开馆的前提下,电子阅览室启动了搬迁方案。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利用短短十天时间,完成对馆藏图书的打包、各类设施设备的整理工作,为暑假期间的搬迁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0年的暑假,电子阅览室搬迁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电子阅览室全体员工连续奋战50天,完成了对电子阅览室所有硬件设备设施的搬迁工作,完成了馆藏80余万册图书的搬迁、整理、上架、排架工作,完成了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室、特色资源库、电子阅览室、流通阅览室的建设工作,以及新电子阅览室所有办公室的整理等工作。
搬迁工作由于方案科学、组织严密、管理到位,整个流程稳步有序、进展顺利。而且,通过这一次的搬迁工作,电子阅览室馆藏纸质资源分类管理得到了优化,数字资源建设进一步丰富,扩建了电子阅览室,增加了学生阅览座位,电子阅览室的学习与育人环境以及管理人员的服务条件都得到改善。搬迁工作全面顺利地完成,既是对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次大检验,是对电子阅览室资源管理水平的一次全面优化和提升,也成为锻炼和培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一次大练兵。 三、部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新电子阅览室的工作环境里,硬件、软件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窗口意识、规范意识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前提下,还应有所创新,如在建设有效吸引读者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服务模式方面力度不够,办法不多。
2、电子阅览室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有待加强,二次文献开发与利用有待加强,,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意识以及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3、还要继续加强电子阅览室队伍的建设,使之能真正适应现代化电子阅览室的要求。 本身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大楼建设中在水电、渗透、门锁、照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电子阅览室的日常服务也偶而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N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