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总结》,欢迎阅读!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软件工程》教学总结
任课教师:李萍
本学期担任计算机30231班《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本人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建议等小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小结
《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它属于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有: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心理学)。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测试、项目计划与管理。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小结
1.根据实际需求,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本课程是面向准备从事软件开发的毕业生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针对我院计算机教学中软件工程这一薄弱环结,结合目前软件开发商对人才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软件工程强化培训,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软件开发中运用这些方法。根据软件开发商的实际需求以及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的性质,选择软件工程中的与实际开发有关、适合底层编程人员运用的内容,没必要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每一章节的内
容系统地讲解。本人对以下几章进行了重点讲解:
(1)第三单元 软件需求分析
主要介绍需求分析的方法、任务和原则,并完成一个实例系统的需求分析说明书뀂
(2)第四单元 软件设计
主要讲解软件设计过程中模块的划分原则,通过学习能完成一个简单系统的功能信息和模块化分。
(3)第七单元 软件测试
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实现对软件进行全面测试,并学会编写测试报告。
2.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肯定是没有任何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课程安排到多媒体教室或是双向多媒体机房去上,教师事先准备好课件,对一些理论部分举例说明的时候,直接通过计算机演示,如在讲解模块的耦合性和内聚性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不同的例子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总结出各种不同耦合性或内聚性模块的区别,这种方法比反复地让学生去记忆要好得多。
3.实例引导,理论贯穿实践
软件测试在本课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其中讲到了各种测试的方法与技术,如黑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等,白盒测试中的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这些方法书中是介绍了,但是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不会用。所以,从一开始,就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测试,这样才能
真正地学会测试的方法。
三、教学大纲的调整建议
1.原教学大纲中48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时数,通过本轮教学实践发现实验学时必不可少,否则学生很难把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去。
2.第7章(软件测试)原教学时数较少,所讲内容也较为空洞,建议增加本章节的教学时间,并重新调整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3.本课程的学习评价不能同普通课程一样,学生最终的成绩绝大部分由最后的期末考试来决定。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议采用累积的阶段测验方式。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从一个真实的实例系统进行分析,对它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需求分析(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详细设计(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再进行软件测试(写出各种测试用例)等等。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报告生成,每一时期所作的报告或文档就作为该阶段的一次测试,由教师进行评分。
四、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目前软件工程类的大部分教材都是理论性较强,学生自己课后自学有点难度。即使书中有时也会举一些例子,但是例子之间都比较孤立。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制作一个实例系统,供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能够对其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项目式、案例式教学。
2.部分学生对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了解不够,因此,对这本门课程不太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最后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由于学生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的时候,已经学习过C++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可能还选修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