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幼儿教育史

2022-10-04 09:1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幼儿教育史》,欢迎阅读!
教育史,中外,幼儿
中外幼儿教育史的学科面貌: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史的分支或幼儿育学的分支。

五帝时期:出现庠(xiang 是学校的雏形、萌芽

初是实施养老和儿童共育机构,后儿童保教功能占据主导地位。

保傅教育制度: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是君主教育的有效制度

乳保教育制度 :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事务的制度 三公:太保、太傅、太师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1、目的:培养统治人才 ···········学而优则仕 奠定齐家治国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光耀门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生活常规:循,原则:谦卑、恭谨、稳重 幼仪””童子礼

贾谊论早期教育一、早谕教:1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针对皇太子的教育2.早期教育是人生最重要时期。君子慎始教育应及早开始。 3、胎教是早期教育的开始。王室应设置胎教之地——“蒌室

二、慎选左右1、应建立保傅教育制度。设置三公三少,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应慎选德、才兼备之师、保、傅,关系国运兴衰。

三、重儒术:是儒家学者。1、以儒家理想人格塑造太子。培养:忠信义礼孝仁 道德观念 2、以儒家经典教育太子。《春秋》《诗》《礼》《乐》3、以历史知识警示太子。 四、教养结合

《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誉为家教规范论述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方法等,涉及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史上影响重要。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固须早教——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1理论基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2、时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 3、幼童的年龄特点:精神专注、记忆力好;心理纯净、可塑性大。 二、威严有慈:正确处理慈爱和威严的关系。要严慈有度推崇体罚。 三、均爱无偏:偏宠招来祸害,意愿与效果相反。

四、应世经务行道以利世。强调勤奋学习,涉百家之书;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掌握一技之长。五、重视风化陶染,长者的示范作用:父母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环境的潜移默化:慎交友 六、重视语言学习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重视蒙养教育,8-15为蒙养阶段,亦是小学阶段。是大学教育基础。二、要求慎择师友1、自慎择乳母开始;宽裕慈惠、温良恭谨、慎而寡言。(亦为儿童应有之品行)2、培养辨别是非、交游益友能力,远损友;3、对太子皇孙尤为重要。三、小学的主要任务:学习眼前事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编两部教材:小学《童蒙须知》 四、正面教育,重视榜样的作用;要求教师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自然发展,批评当时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的传统教育方法。具有积极意义。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三、因材施教,使各成其才。个性教育反映其思想的进步性。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习礼、歌诗、读书,《社学教条》拟定一个课程表。 蒙养院制度是如何确立1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学制第一段为初等教育,第一阶段为蒙养院。2、专门制订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意义: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标志中国学前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 对象:37岁儿童;设置:附设于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1 / 3


师资: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第一代师资) 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首次提出完整的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公共育体系。一、论儿童公养公育,批判 的罪恶和黑暗。消灭家庭,人人自由平等。(民主主义思想)二、论胎教,是教育最基本的一环。提出40多条要求,强调外象内感。 三、论婴幼儿教养,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6入学17条措施。 工作人员、院址选择、目标内容、小儿保健。

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孙中山重视教育;临时政府于191219日成立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部第一任总长。1、 19129月公布国民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新的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对学前教育的改进奠定思想基础。2、制定壬子葵丑学制1912-1913 学制在形式上男女受教育是平等。改蒙养院为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真正的教育机构,不占学制年限;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标志地位有所提高 3、同年,颁《师范学校令》《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应附设蒙养园,设保姆讲习科,以培养蒙养园师资。 4、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5-1916,《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保姆须女子有国民学校正教员或助教员之资格,或经检定合格者充之提高了师资资格。

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定:1919五四运动,学前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22年,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壬戌学制 规定:小学校下,设幼稚园。 幼稚园收受6岁以下之儿童。在学制上确立了独立的地位。地位提高。

1932年,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1、内容较完备;性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学前教育的要求;

还反映了西方教会和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影响;说明中国学前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2、三方面内容: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学方法要点。

特点:目标较全面具体,并分层次;内容全面,对儿童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儿童活动有相当自由;有最低限度要求,适应各地区不平衡情况;尚存封建专制余毒和西方教会、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影响;4、评价: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 中国化,以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理论为指导——学化,在当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2030 年代的学前教育反思与探索,是近代发展道路上最活跃时期,推动了全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建立53所战时儿童保育院。

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全日制托儿所 季节性托儿所

机构类型:1、寄宿制:由边区政府主办。2、单位日间托儿所:3、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 4小学附设幼稚班5、化整为零型托儿所(游击式) 教育理论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提出,批评传统教育

要求重新评价教材和教法。基本观点: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1教育目的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

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2 教育教材观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抛弃书本万能观。 3 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四个步骤:试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2 / 3


我国幼稚教育的弊病及补救:对全盘西化倾向的批判:仿造或直接购置外国玩具; 音乐上采用外国音乐在放假日及庆祝活动中,对中国国庆淡漠、纪念圣诞节却丰富多彩; 其他如设备、布置、教法,外国气也重。两方面弊病:教会对幼稚教育的垄断; 社会漠视。(与当时幼稚师范状况有直接关系。方法1、停办外人之幼稚园及幼稚师范; 2、严定幼稚师范及幼稚园标准3、筹设幼稚师范学校并检定幼稚教师; 4、引起社会之注意。均为政府职责。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宗教性、等级性性恶论——原罪说(奥古斯丁)——抑制嬉笑欢闹、游娱乐;盲信教义;体罚盛行、取消体育 预成论(名词解释)——小大人——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方面的质的差异——教育中忽视儿童身心特点、爱好及需要——影响时间长。

文艺复兴时期的幼儿教育:儿童观:批判性恶论,儿童是自然的产物,应悉心照顾; 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七岁前,道德和语言的预备教育 家庭教育重要;用激发荣誉心、竞争心代替体罚。 1837年,55岁的福禄贝尔全身心投入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勃兰根堡设立发展幼儿动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专收3-7幼儿1840年正式公布名称为幼儿 标志世界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史地位: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1、突出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创立了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形式 ,一直沿用。幼儿园之父

2、强调游戏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所提倡的活动材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3、具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

1 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社会生态学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期待性和现实性 相互性和应答性 关键期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角色采择 拟合优度模型 移情 自尊 延迟满足 性别认同和性别分离 社会认知 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父母意识 守恒 弗林效应 创造力

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体现在哪些方面?3.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3 如何看待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5.人文生态环境的期待性与现实性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 如何看待人文生态环境的相互性与应答性?

5 托马斯等把婴幼儿分为哪几种气质类型,各种气质类型的表现。 6 如何理解拟合优度模型?

7 何为群体社会理论?同伴相互作用类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8 掌握弗洛伊德、艾里克森和班杜拉提出的与学前期社会性发展相关的心理阶段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9 掌握安丝沃斯关于婴儿的依恋类型理论。婴儿的笑和哭的类别。 10、掌握幼儿的情绪功能、情绪调控的特点。

11、如何理解幼儿的自尊的发展,促进幼儿自尊的发展? 12、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4、掌握庞丽娟提出同伴交往的类型。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5、鲍姆令德提出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哪几种?

16、掌握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特点。掌握幼儿的记忆、思维的特点 17、影响幼儿目击证词的因素

18、掌握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征的表现、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9、掌握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情感智力理论社会智力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OU.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