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2022年精选文档

2022-08-15 21:3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2022年精选文档》,欢迎阅读!
课外,小学生,培养,能力,精选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2022年精选文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让小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建立“读书积分卡”

为了鼓励小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对小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量化,每个实验班都成立了读书会,并给每个会员建立了“读书积分卡”。学生可以以学校推荐书目为主进行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目阅读。小学生读书积分成绩由实验老师认真核实,学生每阅读一万字的内容,可积10分。设立“读书星计划”,四至六年级学生积满50分,可获得一颗读书星,获得30颗读书星,将荣获“班级读书大王”称号;获得60颗读书星,将荣获“校级读书大王”称号,荣获“校级读书大王”称号的学生,可获得老师赠送的精美图书一套。实践证明,这种做

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


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教师为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可以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很好的培养。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如果放手让小学生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漫游”,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和辅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境要素,激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1让学生圈圈点点

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一些好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圈圈点点,也可让学生把文章重难点作注释,适当地写评语。

2让学生抄抄写写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并熟读成诵,积累材料。学生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后,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这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3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开展读书评比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既要安排在课余,又要安排在阅览课上,为学生阅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在班上开展“比比谁知道得更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知识展示出来,让他们交流自己的读书名言、读书心得等,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魅力,并以此评出班级的“小博士”,从而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增长新知识。

我还让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将富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表演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他们的阅读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我还通过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小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小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s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