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书能提升语文水平。不过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不过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实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所以,我持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应选择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所以,能够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能够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能够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2、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水平,使阅读水平越来越强。所以,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相关李白的其他古诗;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周恩来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相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升,读书的热情也提升了。 3、展开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所以,展开“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才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在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利用“课外阅读课”这个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午饭后安排12:40——13:20这四十分钟的硬性时间实行课外书的阅读,放学在家再阅读30分钟。每天总阅读时间很多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能够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书时要求:(1)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2)读书要求不懂
就问,善于思考。(3)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4)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3、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很多可回味品评的东西。(2)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协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升要求。如低年级可只记下文章的题目,学会必要的生词;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断;高年级可先学列提纲,后写读后感等。
总来说之,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