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第四章 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
名词术语
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问答
1.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
答:1)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答:1) 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
2)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 3)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 答:1)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学习材料的性质; 3)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 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 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4.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指导? 答:1) 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与活动的内容;
2) 幼儿园和家庭内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3) 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化能力,强调理解; 4) 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N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