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东海洋大学中西文化概论论文一》,欢迎阅读!

中西方家庭教育之异同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异同,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西 异同
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大力量,但是家庭教育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替代不了的,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和基础。家庭的社会地位、政治态度、家长文化素质、教育能力不同,对子女教育的内容、方法、方向也就不同。教育效果不同,子女走上社会后,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中西方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西方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西方家长更着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西方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而在西方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象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 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三)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2.社交上的过度保护。3.经济上的放任。4.学习
上的过于严厉。而西方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
尽管中西方的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式等不同,但是,中西方的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如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你属于哪些国籍,我们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个老师。中国或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总是在最基本的位置的。
第二,家庭教育从小开始,履行职责。 第三,有时候父母的分工在某些情况下会阻碍孩子教育的发展,并且带来了一些坏的结果。
在中国或在西方,母亲几乎是被描述的主要角色,然而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少部分。母亲几乎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是负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如饮料和食物,母亲是孩子物质保障,情感等方面的主要承担者。
第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正确地认识知识的价值。中国的父母在远古时代就充分意识到这个道理,他们在孩子校时候就教他们阅读《四库全书》和《五经》,并且学习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在西方,父母也注重家庭阅读。孩子必须在睡觉前听的故事,这是一种优良的西方传统家庭教育。
综上所述,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它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中国教育应吸取西方家庭教育之所长,补己之所短,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走一条融合中美家庭教育优势之路,把每一个中国子女都培养成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赵燕.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J] . 北京教育,2005, (5) . [3] 章一.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获胜者——推荐《家庭教育在美国》[J].少年儿童研究,2003,(5):52-55. [4] 刘爱慈,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教育论坛》[J]. 2007, (8) [5] 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 [6]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3 [7] 桑逢杰:《影响一生的家庭教育规划》2006.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p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