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课堂,精彩纷呈,其乐融融》,欢迎阅读!

英语课堂,精彩纷呈,其乐融融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概括地讲,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说到课堂行为,每个英语教师都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从事着这样的行为。但是,把这些教学行为放到新课标中去,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反思和研究。特别是在任务型教学中,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选择显得特别重要。课堂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能力,是英语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领悟和把握运用的能力。有很多次我一直在深思:课堂究竟是什么?在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现代学科教育领域中,“课堂”的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已不是进行简单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场所,而应是全面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调整并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鼓励并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的一个教学空间。新课标实施后,尤其是在多媒体技术进入英语课堂后,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许多地方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于是有人也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一味放任的自由式学习就是自主学习?是不是简单地按小组坐在一起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怎样进行对话才更艺术?最后很多人就在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不是穿着新鞋在走老路?同样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英语教学的思考翻开了新的一页,借着研讨活动以及自己的课堂,以几个教学案例来贯彻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案例】新标准七年级Module 4 My family Unit 1片段 (我试图把自己对小组的激励和评价贯穿整个课堂)
1. 在Questionnaire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例如: T: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S1:… S2:… S3:… …
(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为所在小组赢得一颗“☆”)
2. 在提问“Have you got any…?”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学生每说出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的单词就为他所在小组赢得一颗“☆”。
3. 在归纳总结对话中How many+n…? There are/is… have got=have的用法时,学生每说出一个就为他所在的小组赢得一颗“☆”。其实在这个环节,我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对话找出问题,然后在组内讨论,最后全班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难题,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4. 在听力环节中,我设置了“Listen and Check”环节,只要学生每说出一个单词,就为他所在的小组赢得一颗“☆”。
5. 在Guessing game环节中,我设置了让学生猜他们的合作者家里的成员,并且使“Have you got any…? Yes, I have./No, I haven’t.”这一句型得到巩固和实践,达到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只要学生对话顺畅,猜得到位,就能给他所在的小组赢得一颗“☆”。
结果:我根据学生得“☆”的数量评出优胜小组,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为了赢得比赛的优胜,学生们积极参与。一些学生看到别的小组一直在加“☆”时,也急着要为本组努力,不甘落后,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团队意识。
上述设置的教学案例,是把学生个人计分改成了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评价时也不忘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实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学生们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自信心得到增强。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会更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该探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通过适当的安排,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力求细心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结构等方面的帮助。期间,我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的作用。 总的说来,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组织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是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流程。就如上述我平时授课的教学案例为例,我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组织,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量,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已经尝到了这种方式的甜头,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给我和学生带来的快乐。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与老师在合作这一平台上搭建一座坚固而又美观的“桥”,进而让这座桥满载希望,最终使学生充满创造力,使老师充满活力!
正所谓“英语课堂,精彩纷呈,其乐融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