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朱国红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6期
摘要:“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本文根据现阶段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中所配备的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一体化 教师队伍 实践 理论 电子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名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真正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普及程度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基础较差,虽然大部分学生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能力强于理论学习能力,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抱有“混日子,拿证书”的思想。如果电子技术基础这门专业课程上教师在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理论授课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更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达到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没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这门课程更突出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强,研究性强,设计电路较复杂等特点。所以如果学生不进行实验,教师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那么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纸上谈兵,无从做起。因此,建设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二、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的标准和建议
就电子技术基础而言,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密切的课程,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