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概》,欢迎阅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2.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原因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这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表现出来。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共十六大党章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1945年5月党的“七大”,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刘少奇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而首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了界定.1981年由邓小平同志主持制定、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重新作了科学地界定 ,认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历史活动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u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