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艾叶方法详解

2022-12-31 00:5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炮制艾叶方法详解》,欢迎阅读!
炮制,详解,方法,艾叶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艾叶、醋艾叶、醋艾叶炭、艾叶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醋艾叶、醋艾叶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历史沿革】

唐代有制炭《千金》熬制、绞汁《千金翼》炙制《外台》宋代有醋炒《局方》醋煮、醋焙、米炒(《总录》、醋蒸(《朱氏》、炒黄(《宝产》、炒焦(《百问》、焙(《指迷》。元代有盐炒(《宝鉴》。明、清以后又增加有酒醋炒(《普济方》、酒炒(《奇效》酒洗《良朋》米泔制《宋氏》香附及酒醋制《济阴》硫磺制《指南》枣泥制《准绳》)等炮制方法。并有“生则用凉,熟则用热”(通玄)“芳香可以入血,辛热可以解寒,故生者能理气血,解散风寒湿邪,或炒黑,或揉熟能温暖下元„„生者能散,熟者能守”《便读》)的记载。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醋炒、炒炭、炒炭后醋炒等。

【炮制方法】 1.艾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 醋艾叶:

取净艾叶,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3. 艾叶炭:

取净艾叶,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时摊晾,凉透。

4. 醋艾叶炭:

取净艾叶,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入定量米醋,灭尽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时摊晾,凉透。

【成品性状】

生艾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醋艾叶呈灰黑色,清香气淡,略有醋气。艾叶炭为焦黑色,多卷曲,破碎。醋艾叶炭,形如艾叶炭,略有醋气。

【炮制作用】 艾叶:

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能。生品性

本文内容由健康百科网提供,健康百科网祝你身体健康!




燥,祛寒燥湿力强,但对胃有刺激性,故多外用,或捣绒做成艾卷或艾炷。如治疗为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人斋直指方》;治湿疹瘙痒,单用或配雄黄、硫磺煎水外洗(《卫生易简方》;治妊娠伤寒,汗下后血漏不止,胎气受损,用胶艾六和汤《医垒元戎》

醋艾叶:

温而不燥,并能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增强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治寒客胞宫的艾附暖宫丸《古今医鉴》治宫寒不孕,或胎为外因所侵而致胎动不安的艾叶汤(《总录》治妇人血海虚冷的艾附丸《杨氏家藏方》治妇人血虚火旺,血崩不止的胶艾四物汤《古今医鉴》

艾叶炭:

辛散之性大减,对胃的刺激性缓和,温经止血的作用增强。可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如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的艾姜汤(《世医得效方》

醋制艾叶炭:

温经止血的作用增强。 【炮制研究

艾叶中含有挥发油、鞣质等成分。现代对艾叶的炮制研究主要是以艾叶挥发油、水浸出物、鞣质及小鼠凝出血时间为指标,对其生品、炭炒品、砂烫品、煅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艾叶经加热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闷煅品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加热制炭品高。

艾叶炒炭或烘制后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中以180℃烘20分钟和200℃烘10分钟所得样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显。艾叶止血作用的强弱与鞣质含量的高低关系不大。提高鞣质并非是艾叶的唯一止血成分。砂烫艾叶炭浸出物量明显高于炒炭品和煅炭品。认为这与砂烫艾叶炭质地疏松、炭化部分少有关。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通风。 【地方炮制特色】 1、醋制

1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晾干。每艾叶100kg用醋15kg《药典85

2)取净艾叶,加醋拌匀稍焖,置锅内炒至微焦,取出,放凉。每支叶100kq,用醋1015kg《药典63

本文内容由健康百科网提供,健康百科网祝你身体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KE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