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神经阻滞麻醉对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欢迎阅读!

神经阻滞麻醉对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
者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针对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探究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下肢骨折患者中选取9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全麻)和实验组(全麻+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显著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高龄下肢骨折;麻醉效果;并发症
下肢骨折在老龄人群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采取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对高龄患者的循环系统造成一定损伤,并且术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为此,在麻醉方面需要选择安全且效果较好的麻醉方式。为此,本次研究将探究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6例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下肢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采取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实验组中,男:女=21:27,年龄为68-86岁,年龄均值为(75.28±2.18)岁。对照组中,男:女=23:25,年龄为67-85岁,均值为(75.31±2.28)岁。两组高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值得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对患者采取丙泊酚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10ml:0.1g)2m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10mg)0.15/kg、舒芬太尼(IDT Biologika GmbH;注册证号H20080426)4μg/kg。待麻醉诱导完成后,对患者进
行喉罩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1mg),持续静脉滴注。手术完成后5min应当停止进行麻醉给药。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进行超声定位后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75mg)25ml,浓度0.5%。
1.3观察指标
1.3.1麻醉效果包括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 1.3.2并发症包括谵妄、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计算,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效果对比情况[(±s)min]
2.2对照组患者中,谵妄3例,支气管痉挛4例,低氧血症2例。实验组患者中,谵妄1例,支气管痉挛1例。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0,P=0.0249<0.0500)。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机体功能也随之下降。其中,下肢骨折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但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以及安全事故。为此,需要采取效果显著的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神经兴奋传到。
相较于常规的全麻方法,对于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相对较小。通过超声定位的辅助下能够更好地掌握神经结构,从而提供了神经阻滞麻醉的准确性和麻醉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以及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说明,在全麻的基础上,实行神经阻滞麻醉,能够直接作用于外周神经干周围,并且阻断创伤性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传导,从而似的安全性也相对较高。综上所述,神经阻滞麻醉对于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在术后也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冯鹏程,张海亮. 神经阻滞麻醉对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0):1537-1538.
[2]林丽.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探析[J].东方药膳,2021(12):111.
[3]姜鹏.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82-8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k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