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鲈人工授精及孵化技术要点

2022-12-27 21:5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鲈人工授精及孵化技术要点》,欢迎阅读!
人工授精,孵化,要点,技术,花鲈


花鲈人工授精及孵化技术要点

亲鱼注射激素后,在效应期内随时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及其体型变化,当腹部明显膨大、下腹向两边扩展时,表明排卵已开始,此时应进行挤卵检查。当挤出的卵子大部分圆润、饱满、透明,直径在1.2毫米左右,油球大多为12个时,表示卵子已经成熟,可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时,首先将雄鱼精液挤入一个干净的烧杯内,然后再将成熟雌鱼提起,并将鱼体擦净,缓缓推挤腹部,使成熟的卵子流入盛卵器中,立即倒入精液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混合,静止13分钟后再加入少量澄清的海水,稍微搅拌再静止13分钟,最后用海水冲洗数次受精卵,捞出上浮卵,计数后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花鲈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13~22℃,长时期的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孵化率,而且造成畸形率较高;花鲈受精卵孵化的盐度要求与亲鱼所生活的海淡水环境有关,生产中应考虑到亲鱼的培育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盐度条件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和育苗用水均为沙滤海水,水温保持在14~17℃,pH8.08.2溶氧5毫克/升以上,光照强度保持在500勒克斯左右;3平方米左右布1个气石,充气量在前期水体呈微波状,在后期水体呈沸腾状。 花鲈淡水养殖技术要点

花鲈又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在淡水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效益高,肉质优于加州鲈。现介绍花鲈在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28亩左右为宜,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要充足,水质洁净无污染。池塘清整方法与常规养鱼相同。 二、夏花的淡化与培育

从沿海购捕回的夏花要放在罗氏沼虾育苗池进行淡化处理,开始池水盐度要和苗种产地盐度相一致,接着每天抽去13池水,后加入等量的淡水,要注意充气增氧,同时每天投喂适量的新鲜鱼糜,淡化时间7天,进行逐渐淡化。为提高花鲈夏花的成活率,要及时把淡化的夏花放在0·5—1亩的小池塘培育或用密目网片在养殖池塘的一角围一面积约为池塘1020%的小池,放养量每亩成鱼养殖池平均放养1000尾左右。要注意做好花鲈夏花肥水下塘,还要进行人工诱食、训饵使其逐步转食,开始投喂鱼糜,20天后投喂新鲜小鱼块。每天投2次,投饵时要用工具拍打水面,以引起鱼苗的注意,然后将饵料带水泼撒投喂,泼撒要均匀,使夏花吃饱。待花鲈逐渐长大,活动能力较强后,可定点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0%。鱼种培育期间因密度较大,要注意观察水质的变化,及时加注新水,以防止缺氧和水质恶化。用网片转养的要经常清洗网片,以利水体交换。每7天用万消灵0·2毫克/升泼洒1次进行水体消毒。发现有斜管虫等寄生性虫类为害,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夏花经1个月左右培育,一般长到9厘米长以上,即可转入成鱼养殖。

沙龙国际 www.shaloncs.com




三、成鱼养殖

把培育池内的鱼种放入鱼养殖池或把网片撤去转入成整池养殖,同时每亩塘搭养250克/尾左右的白鲢50尾,以改善池塘水质。成鱼养殖的主要饲料是鲜野杂鱼和冰冻海鲜。花鲈食性凶,饵料不足时会互相残杀,因此提供新鲜、适口、充足的饵料极为重要。鱼种放入成鱼池时,投饵范围要广,使其有较多的摄食机会,以后逐步定时、定点投喂。定点:小塘12个,大塘34个;定时:每天喂23次,时间上午78时,下午45时,或上午78时、下午2时、45时,投饲量分别为日投量的40%、60%,或30%、20%、50%;定量:日投量为花鲈体重的612%,11月后为3%。投饲时用苗种培育时拍打水面的方法,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听到拍打声就来摄食。进行抛投饲料,开始少抛,当鱼群争食时快抛多投,鱼快吃饱时转慢抛少投,全过程约需2030分钟。四、日常管理。花鲈养殖要求水质清,溶氧保持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因此要抓好水质调控,要勤换水,特别在高温季节,还要加满池水。此外成鱼养殖期要定期用生石灰化水消毒水体,改善水质。还要避免池内蓝绿藻繁衍,影响花鲈鱼的肉质。防鱼病,每月泼洒一次万消灵(0·2毫克/升)。发生寄生虫,可用晶体敌百虫或硫酸铜全池泼洒,细菌性疾病用万消灵0·3—0·5克/升全池泼洒。



沙龙国际 www.shaloncs.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t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