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欢迎阅读!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应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目标为基本依据,内容包括: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学生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各项标志性成果,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实证。这些标志性成果主要应包括:
1、获得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授予的各项德育表彰。 2、获得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授予的各项学科奖励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奥赛获奖成果。
3、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与机器人大赛,
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成果。
4、参加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运动会,获单项奖或集体奖的获奖成果。
5、参加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影展、书画展、征文等比赛中的获奖成果,艺术等级考试成绩。
6、校报、校刊及校园社团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学校学生会及学术社团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学校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公益劳动、艺术节、科技节等)中的优秀组织者等。
7、学生个人在校报校刊,或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编印的正规书刊发表的文章,学生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8、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研究报告和其他成果。
9、能够反映自身素质的其他各项实证性材料。 各校要依据本校的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实证性材料和日常行为表现,力求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科学和公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YGG.html